饮席戏赠同舍

李商隐

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
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
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拼音

dòng zhōng jī xiǎng shěng fēn xié,bú shì huā mí kè zì mí。
zhū shù chóng xíng lián fěi cuì,yù lóu shuāng wǔ xiàn kūn jī。
lán huí jiù ruǐ yuán píng lǜ,jiāo zhuì xīn xiāng hé bì ní。
chàng jìn yáng guān wú xiàn dié,bàn bēi sōng yè dòng pō lí。

注释

  1. 同舍:同僚
  2. 珠树:神话中的宝树
  3. 鹍鸡:凤凰一类的神鸟
  4. 阳关:指《阳关三叠》送别曲
  5. 颇黎:玻璃,指酒杯

译文

直到山洞中木屐声响起,才惊觉即将分离,不是被繁花迷了眼,而是自己沉醉不知归期。
重见珠树上的翡翠鸟更觉怜爱,玉楼中成双起舞的鹍鸡令人欣羡不已。
兰花的旧蕊沿着翠屏蔓延新绿,花椒的芬芳混着墙壁的泥土气息。
将《阳关三叠》唱了无数遍,半杯松叶酒已在琉璃杯中凝结成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854年(唐宣宗大中八年),李商隐在酒席上戏赠同僚时所作。诗中通过描写宴饮场景和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复杂微妙的心理活动。

作品赏析

  1. 诗歌意象的精心选择
    诗人选取”珠树”、”玉楼”等华美意象营造宴饮氛围,又用”翡翠”、”鹍鸡”等珍禽意象增添奇幻色彩。”兰蕊”、”椒香”等嗅觉意象与”松叶酒”的味觉意象交织,形成多感官的艺术体验。
  2.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诗歌采用倒装句式开篇制造悬念,中间两联工整对仗展现才情。典故的化用不着痕迹,”阳关”意象既实指送别曲,又暗含离别之意。结句”半杯松叶冻颇黎”的意象新颖独特。
  3. 情感表达的层次变化
    从开篇的沉醉忘情,到中间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再到最后的离别伤感,情感线索清晰而富有层次。戏谑的表面下暗藏深沉离愁,体现了李商隐诗歌含蓄蕴藉的特点。
  4. 语言艺术的独特风格
    动词”迷”的双关运用,”怜”与”羡”的情感投射,都显示出诗人炼字的功力。”冻颇黎”这样新奇的语言组合,既写实又富有诗意,体现了李商隐对诗歌语言的创新。
  5. 文化内涵的深刻寄托
    诗中珠树玉楼的描绘反映了唐代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而阳关曲的反复吟唱则寄托了文人的离愁别绪。整首诗是晚唐文人交游生活的生动写照,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历史评价

  1. 宋·范晞文:”义山此作,绮丽中见深沉,戏谑中含真情”(《对床夜语》)
  2. 明·胡震亨:”‘半杯松叶冻颇黎’,七字写尽宴罢凄凉”(《唐音癸签》)
  3. 清·纪昀:”结句神来之笔,义山本色”(《玉溪生诗说》)
  4. 近代·汪辟疆:”珠树玉楼之对,尽显晚唐气象”(《唐人小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