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勤政楼

杜牧

千秋令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得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拼音

qiān qiū lìng jié míng kōng zài,chéng lù sī náng shì yǐ wú。
wéi yǒu zǐ tái piān dé yì,nián nián yīn yǔ shàng jīn pū。

注释

  1. 勤政楼​​:唐玄宗处理朝政的宫殿,象征开元盛世。
  2. ​​千秋节​​:玄宗诞辰,百官献承露囊(丝制荷包),后成虚礼。
  3. ​​承露丝囊​​:开元年间节日贡品,喻盛世繁华。
  4. ​​紫苔​​:苔藓,寄生宫门,喻衰败。
  5. ​​金铺​​:宫门上的鎏金兽面门环。

译文

千秋节的盛名徒然留在史册,
当年百官进献的丝囊早已无踪。
唯有那紫苔最是得意,
年年趁着雨势,爬上鎏金的宫门。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时期(约838年),杜牧途经长安勤政楼遗址时所作。安史之乱后,盛唐气象荡然无存,诗人借紫苔侵蚀宫门的细节,讽刺当朝政治衰颓,暗含对玄宗晚年荒政的批判。

赏析

  1. 今昔对比​​
    (1)虚笔写盛:“千秋节”“承露囊”以历史名词唤起繁华记忆。
    (2)实笔写衰:“紫苔上金铺”以微小生物反噬宏伟建筑,凸显荒凉。
  2. ​​讽刺艺术​​
    (1)拟人手法:紫苔“偏得意”,赋予无情之物嘲弄姿态,较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更尖锐。
    (2)色彩冲击:“紫苔”与“金铺”形成腐朽与辉煌的视觉对冲。
  3. ​​历史隐喻​​
    “雨”既写自然现象,亦喻时代风雨——苔藓因雨蔓延,如藩镇借乱扩张。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称此诗“二十八字说尽兴亡,可抵《连昌宫词》”(《樊南文集》)。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以小物刺大政,得风人之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