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拼音
shí zǎi piāo rán shéng jiǎn wài,zūn qián zì xiàn zì wèi chóu。
qiū shān chūn yǔ xián yín chù,yǐ biàn jiāng nán sì sì lóu。
注释
- 绳检:礼法约束(《礼记·乐记》“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
- 自献自酬:独饮自酌(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寺寺楼:江南多临水寺阁,如扬州大明寺、杭州灵隐寺等。
译文
十年间我超脱俗礼,飘然世外,
酒樽之前,自斟自饮,快意逍遥。
秋山红叶,春雨迷蒙,皆成我闲吟的背景,
江南的每一座寺楼,都曾留下我倚栏远眺的身影。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杜牧36岁,回顾自己十年(828-838)漫游江淮的经历。时牛李党争激烈,诗人以“绳检外”自明心迹,通过“秋山春雨”“寺楼独倚”的意象,展现其放达不羁的文人风骨。
赏析
- 疏狂自适
(1)“飘然绳检外”以否定句式凸显叛逆,近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
(2)“自献自酬”四字,写尽孤傲中带落寞的复杂心境。 - 时空浓缩
(1)时间跨度:“十载”与“春雨”“秋山”并置,概括四季流转。
(2)空间拓展:“寺寺楼”以叠词写足迹之广,暗含“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沧桑感。 - 色彩映衬
“秋山”之红与“春雨”之青,冷暖色调碰撞,构成诗画意境。
评价
- 当世评点
张祜称此诗“得王右丞(维)画境,兼杜司勋(牧)风流”(《张承吉文集》)。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抵得一篇《江湖散人传》。”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