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拼音
lǐ bái tí shī shuǐ xī sì,gǔ mù huí yán lóu gé fēng。
bàn xǐng bàn zuì yóu sān rì,hóng bái huā kāi shān yǔ zhōng。
注释
- 水西寺:位于安徽泾县,李白曾游并题《游水西简郑明府》。
- 古木回岩:古树环绕山岩,与楼阁相映成趣。
- 红白花:泛指山间杜鹃、山茶等花卉(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山寺桃花始盛开”)。
译文
当年李白题诗的水西寺前,
古木森森,山岩盘绕,楼阁间穿行着清风。
我半醉半醒地漫游了三日,
看红白山花在烟雨迷蒙中绽放如虹。
背景
本诗作于838年,杜牧追忆游历泾县水西寺的经历。诗人借李白遗迹抒怀,以“半醒半醉”的朦胧状态,将自然野趣(古木山花)与人文积淀(李白题诗)交融,展现其超脱仕途的精神追求。
赏析
- 双重致敬
(1)地理致敬:开篇点李白旧迹,延续诗仙的山水情怀。
(2)状态致敬:“半醒半醉”化用李白“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疏狂。 - 色彩构图
“红白花”与“山雨”形成明艳与迷蒙的对比,如水墨点染。 - 时空留白
“游三日”不写具体行迹,突出“醉眼看花”的审美体验,近王维“行到水穷处”。
评价
- 当世评点
张祜称此诗“得谪仙(李白)逸气,而添小杜风华”。 - 后世定位
《唐诗品汇》评:“以少陵(杜甫)骨格运太白风神。”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