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玉颜不是黄金少,泪滴秋山入寿宫。
拼音
xiàng rú sǐ hòu wú cí kè,yán shòu wáng lái jué huà gōng。
yù yán bú shì huáng jīn shǎo,lèi dī qiū shān rù shòu gōng。
注释
- 奉陵宫人:守陵宫女,多为先帝嫔妃,终身幽闭陵园。
-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曾作《长门赋》代失宠宫人抒怨。
- 延寿:毛延寿,汉元帝时画工,因丑化王昭君被诛,此处代指宫廷画师。
- 寿宫:陵寝宫殿(《汉书·外戚传》“园中各有寝、便殿、寿宫”)。
译文
自司马相如逝去,再无人为宫人作赋抒怀,
毛延寿死后,也断了描摹容颜的画工。
并非吝惜黄金收买词客画匠,
只因泪落秋山时,这份孤寂已直抵寿宫深处。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时期(828-840年),杜牧任校书郎时目睹守陵宫人惨状。诗人借汉代典故,揭露唐代“陵园妾”制度的残酷——宫女终身囚禁陵园,比冷宫更绝望。
赏析
- 双典刺今
(1)以相如、延寿之死,暗讽当朝无人为弱者发声。
(2)“黄金”反用王昭君故事:非无钱贿赂,而是绝望至无需挣扎。 - 悲剧升华
“泪滴秋山”将个人之泪与自然结合,使幽闭之痛获得天地共鸣。 - 结构精巧
前二句罗列“无救赎”(无文士、无画工),后二句点破“无需救赎”,层层递进。
评价
- 当世评点
白居易读此诗后作《陵园妾》呼应,称“杜二十字,胜我六百言”。 -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以汉事写唐制,字字血泪,非虚言也。”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