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坡绝句三首·其二

杜牧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拼音

yān shēn tái xiàng chàng qiáo ér,huā luò hán qīng juàn kè guī。
téng àn zhú zhōu xiāng yǎn yìng,mǎn chí chūn yǔ pì tí fēi。

注释

  1. ​​樵儿​​:砍柴的孩童(王维《渭川田家》“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2. ​​鸊鹈​​:水鸟,俗称“油鸭”,善潜水(杜甫《曲江》“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3. ​​藤岸竹洲​​:藤蔓缠绕的河岸与竹林环绕的沙洲,写江南野趣。

译文

深巷苔痕浸染暮烟,樵童的歌声悠然飘荡,
残花零落,春寒轻浅,倦游的旅人缓缓归来。
藤蔓垂覆的河岸与翠竹掩映的沙洲彼此交错,
一池春雨中,鸊鹈鸟掠过水面,翅尖挑起涟漪。

背景

本诗作于848年,杜牧由黄州调任池州途中,暂居长安朱坡。诗人通过“樵唱”“倦客”“鸊鹈”等意象,将羁旅疲惫与江南春景交融,在冷寂中透出对自然的细腻感知。

赏析

  1. 视听交织​​
    (1)听觉:“樵唱”以童声反衬环境幽寂。
    (2)视觉:“藤岸竹洲”“鸊鹈飞”构成水墨般的层次感。
  2. ​​动静相宜​​
    “花落”的凋零静态与“鸊鹈飞”的灵动形成张力,暗喻诗人倦怠中仍存生机。
  3. ​​色彩淡雅​​
    “苔巷”的青、“竹洲”的翠、“春雨”的透明,渲染出清冷而不凄凉的氛围。

评价

  1. 当世评点​​
    张祜称此诗“得王右丞(维)田园句法,而添小杜风流”。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字中有无限画意,宋人院画所不及。”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