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拼音
jiā zhào lián piān yù fèng huáng,diāo wén yǔ zhàng zǐ jīn chuáng。
guì huā xiāng chù tóng gāo dì,shì yè fān shí dú dào wáng。
wū què shī qī cháng bù dìng,yuān yāng hé shì zì xiāng jiāng。
jīng huá yōng shǔ sān qiān lǐ,sòng dào xián yáng jiàn xī yáng。
注释
- 梓潼:今四川梓潼
- 畏之:韩瞻,字畏之,李商隐连襟
- 凤凰:喻指韩瞻
- 高第:科举高中
- 悼亡:指妻子王氏新丧
- 庸蜀:指蜀地
- 咸阳:代指长安
译文
吉星高照,得与你这位人中凤凰比翼齐飞,雕花的羽帐,华贵的紫金床何等辉煌。
犹记得当年桂花飘香时节,我们同登进士榜,而今柿叶翻红之际,我却独自悼念亡妻。
我似那失巢的乌鹊,漂泊无依居无定所,你们如双宿双栖的鸳鸯,为何这般恩爱相依?
从京城长安到蜀地梓潼,遥遥三千里路,送别至咸阳城外,又见那如血残阳。
背景
此诗作于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李商隐赴任梓潼途经长安时,留别连襟韩瞻之作。时值其妻王氏新丧,诗中交织着仕途感慨与丧妻之痛。
赏析
- 情感交织的复杂性
诗歌将三种情感交织在一起:首联对友人显达的祝贺,颔联对亡妻的悼念,颈联对自身漂泊的感伤。尾联的夕阳意象,更将这种复杂情感推向高潮。 -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诗人构建了”凤凰”、”鸳鸯”等祥禽意象与”乌鹊”形成对比,”桂花”与”柿叶”的季节意象暗示时光流逝,”紫金床”与”咸阳夕阳”的色彩意象强化情感张力。 -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开篇以”凤凰”喻友人的夸张手法,中间”同高第”与”独悼亡”的强烈对比,结尾”三千里”与”见夕阳”的空间时间对举,都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 语言风格的独特性
动词”遇”、”翻”、”失”、”送”的精准运用,赋予诗歌动态美感。”联翩”与”何事”的虚词搭配,”桂花香”与”柿叶翻”的感官描写,都体现了李商隐语言的艺术魅力。 - 时空转换的巧妙性
诗歌在时间上从过去(同登第)到现在(独悼亡),空间上从长安到蜀地,这种时空的交错转换,深化了人生无常的感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评价
- 宋·范晞文:”义山此作,哀而不伤,得风人之旨”(《对床夜语》)
- 明·胡震亨:”‘柿叶翻时独悼亡’,七字写尽伉俪情深”(《唐音癸签》)
- 清·纪昀:”结句苍茫,义山绝调”(《玉溪生诗说》)
- 近代·汪辟疆:”凤凰乌鹊之对,尽显身世反差”(《唐人小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