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人二首·其一 

杜牧

闲吹玉殿昭华管,醉折梨园缥蒂花。
十年一梦归人世,绛缕犹封系臂纱。

拼音

xián chuī yù diàn zhāo huá guǎn,zuì zhé lí yuán piāo dì huā。
shí nián yī mèng guī rén shì,jiàng lǚ yóu fēng xì bì shā。

注释

  1. 出宫人​​:唐代定期遣散部分宫女,许其婚嫁。
  2. ​​昭华管​​:玉笛,宫廷乐器(《西京杂记》“昭华之琯,秦咸阳宫所用”)。
  3. ​​梨园​​:唐玄宗设的皇家乐团(《新唐书·礼乐志》“玄宗选乐工三百人,自教法曲于梨园”)。
  4. ​​缥蒂花​​:浅青色花蒂,指梨园歌姬(李贺《荣华乐》“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
  5. ​​系臂纱​​:宫女标记身份的绛纱(《晋书·胡贵嫔传》“武帝多简良家子女,以绛纱系臂”)。

译文

曾在玉殿悠闲吹奏昭华玉管,
也于梨园醉折过歌姬的浅青花枝。
十年宫禁生活恍如一梦,
如今重返人间,
臂上当年系着的绛纱依然封存未解。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杜牧任左补阙时。文宗诏放宫人三千,诗人借宫女视角,写其从“昭华管”“梨园花”的繁华到“十年一梦”的幻灭,暗讽玄宗以降的宫廷奢靡遗毒。

赏析

  1. 今昔对比​​
    (1)昔:“闲吹”“醉折”写宫廷恣意享乐,色彩明丽。
    (2)今:“一梦”“犹封”突显繁华骤散,绛纱成囚徒烙印。
  2. ​​隐喻深刻​​“系臂纱”双关:实写宫女身份标记;虚指皇权对女性终身的精神禁锢。
  3. ​​音乐意象​​
    以“昭华管”起笔,以无声“绛纱”作结,象征从艺术巅峰跌落尘世的失语。

评价

  1. 当世评点​​
    白居易和诗云:“杜牧《出宫人》,道尽天宝宫女泪。”(《白氏长庆集》)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之恨。”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