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拊背穿驰道,铜雀分香下璧门。
几向缀珠深殿里,妒抛羞态卧黄昏。
拼音
píng yáng fǔ bèi chuān chí dào,tóng què fēn xiāng xià bì mén。
jǐ xiàng zhuì zhū shēn diàn lǐ,dù pāo xiū tài wò huáng hūn。
注释
- 平阳拊背:汉武帝姊平阳公主抚武帝背送卫子夫入宫(《史记·外戚世家》),喻后妃进献。
- 铜雀分香:曹操临终分香卖履(《遗令》“馀香可分诸夫人”),喻帝王恩薄。
- 缀珠殿:饰有珠宝的深宫(李商隐《宫词》“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 妒抛羞态:因争宠失败而羞愤弃妆(《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
译文
像平阳公主推送卫子夫般穿过御道,
又如铜雀台分香的姬妾黯然离开宫门。
多少次在缀满明珠的深殿中,
因妒生恨,抛却娇羞妆饰,独卧至黄昏。
背景
本诗与前首同作于838年,杜牧借汉武、曹操典故,刺唐代宫人“献美—弃美”的悲剧循环。诗中“妒抛羞态”直指宫廷女性因争宠扭曲本性,与文宗“放宫人”的“德政”形成反讽。
赏析
- 双典并置
(1)“平阳拊背”写献媚入宫时的荣耀。
(2)“铜雀分香”写色衰爱弛后的凄凉,构成命运闭环。 - 心理白描
“妒抛羞态”四字,剖开宫妃从嫉妒到自弃的心理异化,较王昌龄“玉颜不及寒鸦色”更刺骨。 - 空间隐喻
“驰道”(入宫路)与“璧门”(出宫门)的对照,象征女性沦为权力通道的消耗品。
评价
- 当世评点
温庭筠叹此诗“十字说尽《阿房宫赋》意”(《温飞卿诗集》)。 -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以汉魏事写唐宫怨,如闻长门夜泣。”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