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拼音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óng,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g。

注释

  1.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420-589年),佛教盛行,广建寺院。
  2. ​​四百八十寺​​:虚指,极言寺庙之多(《南史·郭祖深传》“都下佛寺五百馀所”)。
  3. ​​楼台​​:寺观建筑,亦暗指南朝繁华的消亡(刘禹锡《台城》“万户千门成野草”)。

译文

千里江南,莺啼婉转,绿树红花交相辉映,
临水的村落,依山的城郭,酒旗在风中招展。
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座古寺,
如今多少楼台隐没在这朦胧烟雨之中?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杜牧31岁,游历江南时所作。时唐王朝已现衰象,诗人借南朝大兴佛寺却终至覆灭的历史,暗讽当朝崇佛奢靡之风。“烟雨”既是实景,亦喻历史迷雾中的兴亡教训。

赏析

  1. ​​视听交响​​
    (1)前二句:“莺啼”“绿映红”以声、色写春景明丽。;“酒旗风”点染人间烟火气,画面鲜活。
    (2)后二句:“四百八十寺”以数字具象化历史沧桑。;“烟雨”朦胧了时空,将繁华与衰败并置。
  2. ​​以小见大​​
    通过“楼台烟雨”的局部细节,折射南朝至唐的治乱循环,近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之笔法。
  3. ​​双关寓意​​
    “烟雨”既写江南春雨的湿润,亦喻历史真相的模糊,警示当权者勿蹈南朝覆辙。

评价

  1. 当世评点​​
    张祜赞此诗“二十八字,一幅江南水墨,半部南朝兴亡史”(《张承吉文集》)。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小李杜(杜牧)压卷之作,王士禛‘神韵说’之祖。”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