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三首·其一

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拼音

bì chéng shí èr qū lán gān,xī pì chén āi yù pì hán。
làng yuàn yǒu shū duō fù hè,nǚ chuáng wú shù bù qī luán。
xīng chén hǎi dǐ dāng chuāng jiàn,yǔ guò hé yuán gé zuò kàn。
ruò shì xiǎo zhū míng yòu dìng,yī shēng cháng duì shuǐ jīng pán。

注释

  1. 碧城:道教仙境
  2. 女床:仙山名,《山海经》载”女床之山有鸾鸟”
  3. 河源:黄河源头,传说通天
  4. 晓珠:晨露或明月
  5. 水晶盘:喻澄明境界

译文

碧玉仙城的十二曲雕栏,犀角驱散尘埃,美玉抵御严寒。
阆苑仙境的文书多托白鹤传递,女床仙山没有哪棵树不栖着彩鸾。
星辰沉入海底的景象就在窗前呈现,雨过黄河源头的奇观隔着座位能看。
若能使晨露永远明亮稳定,情愿一生长伴这水晶玉盘。

背景

此诗为李商隐游仙诗代表作,通过描绘道教仙境碧城,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永恒之美的追求,约作于晚年学道时期。

赏析

  1.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诗人构建了”碧城”、”阆苑”等仙境意象,”鹤”、”鸾”等仙禽意象,”星沉”、”雨过”等天象意象,以及”晓珠”、”水晶盘”等晶莹意象,营造出空灵澄澈的艺术境界。
  2.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开篇以”十二曲阑干”的精致描写引人入胜,中间两联工整对仗展现才思。”当窗见”与”隔座看”的空间处理,”明又定”的假设语气,都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3. 空间转换的奇幻性
    从”碧城”到”海底”,从”河源”到”窗前”,空间跳跃极大却又自然流畅,这种超现实的时空转换,正是李商隐游仙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4.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辟”、”附”、”栖”、”沉”、”过”的精准运用,赋予仙境以动态美感。”十二曲”的数字运用,”明又定”的虚实相生,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 思想内涵的深刻性
    诗歌表面写仙境,实则寄托了诗人对精神净土的向往。”一生长对水晶盘”的结句,既是对永恒之美的追求,又是对澄明境界的向往,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哲学深度。

评价

  1. 宋·范晞文:”义山此作,缥缈空灵,得游仙真髓”(《对床夜语》)
  2. 明·胡震亨:”‘一生长对水晶盘’,七字写尽澄明之境”(《唐音癸签》)
  3. 清·纪昀:”结句超然,义山绝调”(《玉溪生诗说》)
  4. 近代·汪辟疆:”星沉雨过之对,尽显仙家气象”(《唐人小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