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
玉轮顾兔初生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拼音
qī xī lái shí xiān yǒu qī,dòng fáng lián bó zhì jīn chuí。
yù lún gù tù chū shēng pò,tiě wǎng shān hú wèi yǒu zhī。
jiǎn yǔ shén fāng jiào zhù jǐng,shōu jiāng fèng zhǐ xiě xiāng sī。
wǔ huáng nèi chuán fēn míng zài,mò dào rén jiān zǒng bù zhī。
注释
- 顾兔:月宫玉兔
- 铁网珊瑚:汉武帝以铁网取珊瑚的典故
- 驻景:留住时光
- 凤纸:皇家用纸
- 武皇内传:记录汉武帝求仙的秘传
译文
七夕佳期早已预先约定,洞房的珠帘至今依然低垂。
月轮中玉兔刚刚生出新魄,铁网下的珊瑚尚未长出枝桠。
翻检仙方想要留住时光,收起凤纸准备书写相思。
武帝求仙的秘录明明在此,莫说人间全然不知其中玄机。
背景
此诗为《碧城三首》组诗最后一首,作于李商隐晚年。诗中融合七夕传说与求仙典故,在仙界与人间的交织中,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和对长生之道的思考。
赏析
- 时间意象的独特处理
诗歌以”七夕”这一特定时间节点展开,通过”先有期”与”至今垂”的呼应,打破线性时间概念,营造出时空交错的抒情效果。 - 求仙典故的巧妙运用
“铁网珊瑚”的汉武帝求仙典故与”武皇内传”的秘录记载相互印证,既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又暗示了求仙之道的虚妄。 - 情感表达的层次递进
从七夕约定的甜蜜回忆,到试图”驻景”的急切,再到书写相思的缠绵,最后以”莫道不知”的隐晦作结,情感层层深入。 - 对立意象的艺术并置
“玉轮”与”铁网”的刚柔对比,”生魄”与”无枝”的生命状态反差,共同构建出诗歌的张力美,体现了李商隐对意象的精准把控。 - 结句的深意解读
末句表面写仙界秘密,实则暗含对现实的讽喻。人间”总不知”的感叹,既是对长生虚幻的认知,也是对现实局限的无奈。
评价
- 宋·范晞文:”铁网珊瑚一联,构思奇绝,真得长吉鬼才”(《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武皇内传分明在’七字,写尽求仙虚妄而含蓄不露”(《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结句冷语收束,用意深微,义山独步”(《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此诗由七夕而求仙,由求仙而讽世,三转其境而浑然一体”(《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