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池州贵池亭

杜牧

势比凌歊宋武台,分明百里远帆开。
蜀江雪浪西江满,强半春寒去却来。

拼音

shì bǐ líng xiāo sòng wǔ tái,fēn míng bǎi lǐ yuǎn fān kāi。
shǔ jiāng xuě làng xī jiāng mǎn,qiáng bàn chūn hán qù què lái。

注释

  1. 贵池亭​​:位于池州(今安徽池州)城西,临长江。
  2. ​​凌歊台​​:南朝宋武帝刘裕所筑高台(在今安徽当涂),喻宏伟之势。
  3. ​​蜀江​​:长江上游,此处指长江。
  4. ​​西江​​:指长江池州段,因位于古吴头楚尾,称“西江”。
  5. ​​强半​​:多半,大半(白居易《琵琶行》“秋月春风等闲度”)。

译文

(贵池亭)气势堪比凌歊宋武台,
登临远眺,百里江面船帆尽收眼底。
蜀江的雪白浪涛涌入西江,浩浩汤汤,
可这早春寒意,多半刚退却又袭来。

背景

本诗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诗人登贵池亭观江,以“凌歊台”喻亭之雄伟,却借“春寒去却来”暗刺武宗晚期政局反复——武宗灭佛后病重,宦官集团伺机反扑,朝局动荡。

赏析

  1. ​​空间张力​​
    (1)横向:“百里远帆”写江面辽阔,展开放视野。
    (2)纵向:“雪浪满江”以水流垂直涌动,强化动态压迫感。
  2. ​​隐喻政治​​
    “春寒”双关:自然气候:长江早春的湿冷;政治气候:武宗将死(846年三月崩)、宦官专权再起的肃杀。
  3. ​​用典深意​​
    “凌歊台”为刘裕北伐前所筑,杜牧借其“未竟之志”,暗讽武宗改革中途夭折。

评价

  1. 当世评点​​
    张祜称此诗“二十八字中有万里江山,半部唐史”(《张承吉文集》)。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以江浪喻时局,得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之神而更峻急。”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