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遰雾巢空。
青陵粉碟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拼音

xiǎo yuàn huá chí làn màn tōng,hòu mén qián kǎn sī wú qióng。
fú fēi yāo xì cái shèng lù,zhào hòu shēn qīng yù yǐ fēng。
hóng bì jì liáo yá mì jìn,bì lián tiáo dì wù cháo kōng。
qīng líng fěn dié xiū lí hèn,cháng dìng xiāng féng èr yuè zhōng。

注释

  1. 宓妃:洛水女神,传说腰细如蜂
  2. 赵后:赵飞燕,身轻能作掌上舞
  3. 崖蜜:山崖间的野蜂蜜
  4. 青陵粉蝶:化用韩凭夫妇化蝶典故
  5. 二月:蜂群活跃时节

译文

小小庭园与华美池塘处处相通,在后门前的栏杆边思绪无穷。
宓妃的纤腰比露珠还要轻盈,赵飞燕的身姿仿佛要倚风飞行。
红墙寂寥,崖间的蜂蜜已采尽,碧帘遥远,雾中的蜂巢早空空。
青陵的粉蝶啊莫要满怀离恨,待到二月花期,我们定能重逢。

背景

此诗作于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春,李商隐借咏蜂抒怀,通过蜂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重逢的期盼,暗含人生际遇的感慨。

赏析

  1.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诗人以”小苑华池”为空间背景,通过”宓妃腰”、”赵后身”的轻盈意象,”红壁”、”碧帘”的色彩意象,”崖蜜”、”雾巢”的觅食意象,构建出蜂的生命轨迹。
  2. 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开篇以”烂熳通”的空间描写奠定基调,中间两联用工对展现才思。”腰细胜露”与”身轻倚风”的夸张比喻,将蜂的姿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3. 情感表达的层次变化
    从”思无穷”的遐想,到”蜜尽”、”巢空”的失落,再到”休离恨”的劝慰,最后以”定相逢”的期盼作结,情感起伏有致,含蓄而深沉。
  4.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通”、”倚”、”尽”、”空”的精准运用,形容词”烂熳”、”寂寥”、”迢遰”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精炼又富有表现力。
  5. 思想内涵的深刻性
    诗歌表面咏蜂,实则寄托人生感悟。”蜜尽巢空”暗喻理想失落,”二月相逢”则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象征特色。

评价

  1. 宋·范晞文:”‘宓妃腰细才胜露’,七字写尽蜂之轻盈”(《对床夜语》卷四)
  2. 明·胡震亨:”结句’长定相逢二月中’,于绝望处见希望”(《唐音癸签》卷八)
  3. 清·纪昀:”青陵粉蝶一联,用典入化,不着痕迹”(《玉溪生诗说》卷二)
  4. 近代·王国维:”由蜂而蝶,由实而虚,最见义山诗思之妙”(《人间词话》卷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