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
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
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
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拼音
yù shān gāo yǔ láng fēng qí,yù shuǐ qīng liú bù zhù ní。
hé chù gèng qiú huí rì yù,cǐ zhōng jiān yǒu shàng tiān tī。
zhū róng bǎi hú lóng xiū shuì,tóng fú qiān xún fèng yào qī。
wén dào shén xiān yǒu cái zǐ,chì xiāo chuī bà hǎo xiāng xié。
注释
- 玉山:传说中西王母所居之山
- 阆风:昆仑山巅,仙境
- 回日驭:羲和驾日车
- 百斛珠:传说龙守宝珠
- 千寻桐:凤凰栖息的梧桐
- 赤箫:萧史吹箫引凤典故
译文
玉山巍峨与阆风仙境齐高,玉水清澈不染半点尘泥。
何须再寻羲和回日的车驾,这山中自有一架登天云梯。
百斛明珠璀璨,神龙莫要沉睡,千丈梧桐摇曳,凤凰正欲来栖。
听闻神仙中有位多才之士,待他吹罢赤玉箫,正好携手同游太虚。
背景
此诗作于838年(唐文宗开成三年),李商隐青年时期作品。诗中通过描绘玉山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才士的仰慕,展现了早期诗风的明快特点。
赏析
- 仙境意象的完美构建
诗人以”玉山”、”阆风”、”玉水”等纯净意象开篇,构建出晶莹剔透的仙境空间。”不贮泥”的描写,更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特质。 - 神话典故的巧妙化用
“回日驭”暗用羲和驾日典故,”上天梯”化用昆仑天梯传说,”赤箫”呼应萧史弄玉故事,使诗歌充满神话色彩又不显堆砌。 - 对仗艺术的精湛展现
“珠容百斛”与”桐拂千寻”的工对,”龙休睡”与”凤要栖”的动对静,展现了诗人早期对律诗技巧的娴熟掌握。 - 情感表达的明朗性
与后期作品的隐晦不同,此诗情感表达较为直接。”好相携”的结句,明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和才士的向往之情。 - 语言风格的清丽特点
“清流不贮泥”的明快,”龙休睡”的活泼,”凤要栖”的期待,都显示出诗人早期语言风格的清丽特色,与后期沉郁风格形成对比。
评价
- 宋·范晞文:”‘玉水清流不贮泥’,七字写尽仙家气象”(《对床夜语》卷三)
- 明·胡震亨:”义山少作,犹带六朝清丽之气”(《唐音癸签》卷七)
- 清·纪昀:”‘赤箫吹罢好相携’,结句风流,犹见少年本色”(《玉溪生诗说》卷一)
- 近代·汪辟疆:”珠龙桐凤之对,尽显早期才情”(《唐人小说研究》)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