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浓姿独看来,秋庭暮雨类轻埃。
不先摇落应为有,已欲别离休更开。
桃绶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章台。
天涯地角同荣谢,岂要移根上苑栽。
拼音
yī shù nóng zī dú kàn lái,qiū tíng mù yǔ lèi qīng āi。
bù xiān yáo luò yīng wéi yǒu,yǐ yù bié lí xiū gèng kāi。
táo shòu hán qíng yī lù jǐng,liǔ mián xiāng yì gé zhāng tái。
tiān yá dì jiǎo tóng róng xiè,qǐ yào yí gēn shàng yuàn zāi。
注释
- 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洛阳的宅邸
- 紫薇:落叶小乔木,夏季开花
- 桃绶:桃红色的绶带,喻紫薇花
- 章台:汉代长安街名,此处借指京城
- 上苑:皇家园林
译文
独自凝望这一树繁茂的紫薇,秋庭暮雨里,花瓣如轻尘飘飞。
你不先于众花凋零定有深意,既然离别在即,何必再度绽放芳菲。
含情的紫薇依依露井畔,如絮的思念隔着章台相随。
纵使天涯地角,同荣同谢,何须移植到皇家园林争辉?
背景
此诗作于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秋,李商隐离开岳父王茂元在洛阳的崇让宅时所作。诗人借紫薇花寄托了对往昔生活的留恋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赏析
- 咏物抒怀的巧妙结合
诗人以紫薇花为抒情载体,”不先摇落”写花之品格,”已欲别离”抒己之情怀,物我交融,自然贴切。 - 时空意象的精心构建
“秋庭暮雨”的时间意象与”露井”、”章台”的空间意象交织,形成立体抒情空间。”天涯地角”的拓展更显境界开阔。 - 对仗艺术的精湛展现
“桃绶”与”柳绵”的工对,”含情”与”相忆”的情对,”露井”与”章台”的地对,体现了诗人对律诗对仗的娴熟掌握。 -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看”、”摇”、”依”、”隔”的精准运用,形容词”浓”、”轻”、”含”、”相”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 思想内涵的深刻性
结句”岂要移根上苑栽”的反问,既表达了不慕荣华的高洁之志,又暗含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含蓄深沉。
评价
- 宋·范晞文:”‘不先摇落应为有’,七字写尽花之品性”(《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结句’岂要移根上苑栽’,自明心迹,最见风骨”(《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由花及人,转折无痕,义山本色”(《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天涯地角之语,写尽人生况味”(《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