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泽

杜牧

日旗龙旆想飘扬,一索功高缚楚王。
直是超然五湖客,未如终始郭汾阳。

拼音

rì qí lóng pèi xiǎng piāo yáng,yī suǒ gōng gāo fù chǔ wáng。
zhí shì chāo rán wǔ hú kè,wèi rú zhōng shǐ guō fén yáng。

注释

  1. 云梦泽​​:古楚地大泽(《汉书·地理志》“云梦泽在荆州”),此处借指楚汉相争旧地。
  2. ​​日旗龙旆​​:帝王仪仗(《史记·高祖本纪》“帜皆赤,所谓‘赤帝子’也”),喻刘邦军容。
  3. ​​一索功高​​:韩信以十面埋伏擒项羽(《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至垓下,兵少食尽”)。
  4. ​​五湖客​​:范蠡助勾践灭吴后泛舟五湖(《吴越春秋》“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
  5. ​​郭汾阳​​:唐中兴名将郭子仪,封汾阳郡王,功高主不疑(《新唐书》“权倾天下而朝不忌”)。

译文

遥想当年,刘邦的赤旗龙幡猎猎飘扬,
韩信设下天罗地网,终将楚霸王逼入绝境。
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固然超脱,
却终究不如郭子仪——
既能平定天下,又得善始善终!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杜牧46岁,任睦州刺史时。时宣宗号称“小太宗”,实则猜忌功臣。诗人借楚汉旧事,以韩信鸟尽弓藏、范蠡远遁对比郭子仪功高不疑,暗刺当下“武宗旧臣”如李德裕等被清算的政局。

赏析

  1. 历史三重镜​​
    (1)刘邦/项羽:开国诛功臣。
    (2)范蠡:明哲保身。
    (3)郭子仪:忠勤得全,层层推进理想臣道。
  2. ​​反讽笔法​​
    “未如”表面赞郭子仪,实刺宣宗不如唐代宗之容人,较白居易“周公恐惧流言日”更隐晦。
  3. ​​地名象征​​
    “云梦泽”作为楚汉决胜地,与“五湖”(隐逸)、汾阳(功名)构成权力与自由的坐标系。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旧将军》诗“日暮灞陵原上猎,李将军是旧将军”显受此诗启发。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以汉唐事写君臣大义,二十八字抵得一部《资治通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