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
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拼音
píng míng sòng zàng shàng dū mén,fú shà jiāo héng zhú qù hún。
guī lái lěng xiào bēi shēn shì,huàn fù hū ér suǒ jiǔ pén。
注释
- 韩绰:杜牧友人,生平不详,或为幕府同僚。
- 绋翣:丧车饰物,绋为引棺索,翣为障尘羽扇(《礼记·丧服》“绋翣以御风尘”)。
- 都门:长安城门,唐代显宦多葬京郊(《唐六典》“凡百官葬,给引、披、铎、翣”)。
- 索酒盆:取酒器浇愁(李白《将进酒》“会须一饮三百杯”)。
译文
拂晓时分,送葬队伍出长安城门,
引棺的绋绳与障尘的羽扇交错,似在追逐逝者魂魄。
归家后,我冷笑这人生无常的悲剧,
唤来妻儿,只管索要酒盆——
一醉方休,暂忘生死之痛!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杜牧任监察御史时。韩绰或为牛党成员,其死可能与甘露之变(835年)后宦官清算朝臣有关。诗人以“冷笑”“索酒”的狂态,掩饰对政治屠杀的愤懑,较李白“斗酒十千恣欢谑”更见沉痛。
赏析
- 丧仪细节
“绋翣交横”以具象器物写死亡威严,较王维“素车白马”更森冷。 - 情感悖反
“冷笑”与“悲身事”矛盾统一:冷笑是看透生死的麻木;悲事是难抑的终极哀伤。 - 结句爆发
“索酒盆”的粗犷动作,将文人雅士的含蓄哀思,转为庶民般的痛饮嚎啕,震撼力极强。
评价
- 当世评点
李商隐《哭刘蕡》“上帝深宫闭九阍”诗,显受此诗“都门送葬”意象启发。 -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杜牧此哭,较元稹《遣悲怀》更见血性。”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