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伊仆射旧宅

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
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
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
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拼音

zhū dǐ fāng chóu lì zhàn gōng,huá yán é tàn shì bō qióng。
huí láng yán duàn yàn fēi qù,xiǎo gé chén níng rén yǔ kōng。
yōu lèi yù gān cán jú lù,yú xiāng yóu rù bài hé fēng。
hé néng gèng shè lóng jiāng qù,dú lì hán liú diào chǔ gōng。

注释

  1. 伊仆射:指伊慎,唐德宗时名将
  2. 朱邸:王侯府第
  3. 逝波:流逝的时光
  4. 泷江:湖南郴州河流
  5. 楚宫:借指伊慎旧宅

译文

这座朱门府第刚刚酬谢过赫赫战功,转眼华宴未散,却叹岁月如流水匆匆。
回廊的檐角已然断裂,燕子飞去无踪,小阁中尘埃堆积,往日的笑语化作虚空。
幽暗的泪痕将干在残菊的寒露里,依稀的馀香仍随风飘入枯荷丛中。
我怎能再渡泷江远去他乡?唯有独立在这寒流之畔,凭吊这座”楚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李商隐途经伊慎旧宅时有感而作。诗中通过描写宅邸的衰败景象,抒发了对功名富贵的感慨和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作品赏析

  1. 今昔对比的艺术手法
    诗歌以”朱邸华筵”的昔日辉煌与”檐断尘凝”的今日衰败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人事无常的主题。
  2.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燕飞去”与”人语空”的生命意象,”残菊露”与”败荷风”的季节意象,”寒流”与”楚宫”的历史意象,共同构建出深沉的诗意空间。
  3. 情感表达的层次性
    从首联的”酬功”到”叹穷”的转折,到中间两联的景物描写,再到尾联的凭吊之情,情感层层深入,含蓄而深沉。
  4.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酬”、”叹”、”断”、”凝”的精准运用,形容词”朱”、”华”、”幽”、”败”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简练又富有表现力。
  5. 历史思考的深刻性
    结句”吊楚宫”的意象,既是对伊慎的凭吊,又是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思想深度。

历史评价

  1. 宋·范晞文:”‘檐断燕飞’、’尘凝人语’,八字写尽宅邸沧桑”(《对床夜语》卷四)
  2. 明·胡震亨:”结句’独立寒流吊楚宫’,苍凉沉郁,义山绝调”(《唐音癸签》卷八)
  3. 清·纪昀:”由宅及人,由人及史,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4. 近代·王国维:”残菊败荷之对,尽显晚秋气象”(《人间词话》卷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