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姊曾逢下彩蟾,倾城消息隔重帘。
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暮雨自归山悄悄,秋河不动夜厌厌。
王昌且在墙东住,未必金堂得免嫌。
拼音
yuè zǐ céng féng xià cǎi chán,qīng chéng xiāo xī gé zhòng lián。
yǐ wén pèi xiǎng zhī yāo xì,gèng biàn xián shēng jué zhǐ xiān。
mù yǔ zì guī shān qiāo qiāo,qiū hé bù dòng yè yàn yàn。
wáng chāng qiě zài qiáng dōng zhù,wèi bì jīn táng dé miǎn xián。
注释
- 月姊:嫦娥
- 彩蟾:月宫
- 王昌:传说中的美男子
- 金堂:华美居室
- 厌厌:漫长貌
译文
曾见嫦娥离月宫降临凡尘,倾国倾城的消息却被重重帘幕阻隔。
已从环佩声响知道她腰肢纤细,更从琴弦清音辨出她手指纤柔。
暮雨悄悄归山,群山寂寂,秋夜漫漫,银河凝滞不动。
纵使王昌只住在东墙之外,那金堂玉户也难免惹人猜嫌。
背景
此诗为《楚宫二首》第二首,约作于李商隐游历楚地时。诗中通过楚宫佳人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猜忌的感慨。
赏析
-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诗人构建了”月姊”、”彩蟾”的仙界意象,”佩响”、”弦声”的听觉意象,”暮雨”、”秋河”的自然意象,以及”金堂”、”东墙”的人间意象,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 感官描写的细腻性
“佩响知腰细”、”弦声觉指纤”的描写,通过听觉联想视觉,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表现力。 - 环境烘托的艺术效果
“暮雨归山”、”秋河不动”的环境描写,烘托出”夜厌厌”的漫长孤寂,与人物的”隔重帘”形成呼应。 - 典故运用的含蓄性
“王昌”典故的运用,既写美男子,又暗含对现实猜忌的讽喻,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含蓄特点。 - 语言艺术的精炼性
动词”逢”、”隔”、”闻”、”辨”的精准运用,形容词”彩”、”倾”、”细”、”纤”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华美又含蓄。
评价
- 宋·范晞文:”‘佩响知腰细’,五字写尽佳人体态”(《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结句’未必金堂得免嫌’,写尽世俗猜忌”(《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由仙及人,由人及世,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暮雨秋河之对,尽显夜色寂寥”(《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