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寿安县甘棠馆御沟

杜牧

一渠东注芳华苑,苑锁池塘百岁空。
水殿半倾蟾口涩,为谁流下蓼花中。

拼音

yī qú dōng zhù fāng huá yuàn,yuàn suǒ chí táng bǎi suì kōng。
shuǐ diàn bàn qīng chán kǒu sè,wèi shuí liú xià liǎo huā zhōng。

注释

  1. 甘棠馆​​:洛阳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行宫,周代召公曾憩甘棠树下听讼,后人建馆纪念。
  2. ​​芳华苑​​:隋炀帝所建西苑别称(《大业杂记》“苑周二百里”),此处借指唐皇家园林。
  3. ​​蟾口​​:御沟出水口的石雕蟾蜍(《三辅黄图》“金蟾蜍吐水”),喻皇权象征。
  4. ​​蓼花​​:水边野花(温庭筠《池塘七夕》“蓼花蘸岸不胜愁”),象征荒芜。

译文

一条御沟向东流入昔日的芳华苑,
可这宫苑深锁,池塘已空寂百年。
水殿坍塌,石蟾的吐水口早已干涩——
你(御沟)究竟为谁,仍将残水默默流向下游的蓼花丛中?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杜牧34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时文宗欲抑宦官未果(“甘露之变”前三年),诗人借隋炀帝西苑遗址,刺皇权衰微。“为谁流下”之问,既哀宫苑荒废,亦讽宦官如蓼花般占据权力下游。

赏析

  1. 水流隐喻​​
    (1)御沟:曾输送皇家威权,今成废弃水道。
    (2)蓼花:卑微却霸占资源,如宦官窃据朝堂。
  2. ​​拟人痛诘​​
    “为谁流下”四字:将御沟人格化,责其愚忠;暗问皇帝:为何纵容权阉吸血?
  3. ​​意象对冲​​
    “蟾口涩”(皇权枯竭)与“蓼花盛”(阉党猖獗),构成触目惊心的政治生态图。

评价

  1. 当世评点​​
    白居易叹此诗“二十八字说尽《连昌宫词》未言之痛”(《白氏长庆集》)。
  2.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以沟水刺政,较李商隐《曲江》‘金舆不返倾城色’更见冷峻。”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