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

杜牧

锦缆龙舟隋炀帝,平台复道汉梁王。
游人闲起前朝念,折柳孤吟断杀肠。

拼音

jǐn lǎn lóng zhōu suí yáng dì,píng tái fù dào hàn liáng wáng。
yóu rén xián qǐ qián cháo niàn,zhé liǔ gū yín duàn shā cháng。

注释

  1. 汴河​​:隋炀帝开凿的通济渠,连接黄河与淮河(《通典》“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万,开通济渠”)。
  2. ​​锦缆龙舟​​:炀帝乘龙舟游江都(扬州),以彩锦为纤绳(《隋书》“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3. ​​平台复道​​:汉梁孝王刘武建梁园,筑复道连接平台(谢朓《和徐都曹》“平台盛文雅”),极言奢华。
  4. ​​折柳​​:寓离愁(《三辅黄图》“灞桥折柳赠别”),亦暗指隋堤柳(白居易“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

译文

想当年隋炀帝锦缆龙舟游汴河,
汉梁王复道平台宴梁园——
何等煊赫!如今游人偶起怀古之思,
折一枝隋堤残柳独自低吟,愁肠寸断。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杜牧36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诗人经汴河旧道,借炀帝、梁王典故,刺统治者穷奢极欲终成空。“折柳”既写实景,亦喻隋唐兴亡如柳絮飘零。

赏析

  1. ​​双王并置​​
    (1)隋炀帝:亡于巡游。
    (2)汉梁王:盛极而衰,两典叠加警示奢靡亡国。
  2. ​​今昔反差​​
    “游人闲念”的淡漠与“断杀肠”的剧痛,显历史教训被轻忽。
  3. ​​柳枝象征​​
    “折柳”:实写汴河残柳;虚指朝代更替如柳枝易折;暗含诗人对晚唐危机的预感。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显受此诗启发。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阿房宫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之魂。”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