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帐牙旗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拼音
yù zhàng yá qí dé shàng yóu,ān wēi xū gòng zhǔ jūn yōu。
dòu róng biǎo yǐ lái guān yòu,táo kǎn jūn yí cì shí tou。
qǐ yǒu jiāo lóng chóu shī shuǐ,gèng wú yīng sǔn yǔ gāo qiū。
zhòu hào yè kū jiān yōu xiǎn,zǎo wǎn xīng guān xuě tì shōu。
注释
- 玉帐牙旗:主帅帐幕和仪仗
- 窦融:东汉名将,曾上表请命
- 陶侃:东晋名将,曾驻军石头城
- 星关:指朝廷
- 雪涕:拭泪
译文
主帅的玉帐牙旗占据上游优势,国家安危应与君主共担忧愁。
窦融的奏表已从关右呈递,陶侃的大军应驻扎石头城头。
哪有蛟龙会长久困于浅水?更无鹰隼不搏击万里高秋!
昼夜哭号惊动阴阳两界,何时能见朝廷拭泪收忧?
背景
此诗作于836年(唐文宗开成元年),时值”甘露之变”后,宦官专权,朝政混乱。李商隐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藩镇将领的期望。
赏析
- 忧国情怀的深刻表达
诗歌开篇即点明将领责任,以”须共主君忧”直抒胸臆,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 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
窦融上表、陶侃驻军的典故,既赞扬了历史名将的忠勇,又暗讽当时将领的畏缩,古今对照,意味深长。 - 比喻象征的艺术手法
“蛟龙失水”喻指君主失权,”鹰隼高秋”象征武将当作为,比喻贴切,形象生动。 - 情感抒发的强烈性
“昼号夜哭”的夸张描写,”早晚星关”的急切期盼,情感表达由含蓄到激烈,层层递进。 -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得”、”须”、”来”、”次”的精准运用,形容词”玉”、”牙”、”高”、”雪”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简练又富有表现力。
评价
- 宋·范晞文:”‘岂有蛟龙愁失水’,七字写尽君权旁落之痛”(《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结句’早晚星关雪涕收’,期盼之切,溢于言表”(《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由古及今,由景及情,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蛟龙鹰隼之喻,尽显政治寄托”(《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