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拼音
jiàng jié piāo yáo gōng guó lái,zhōng yuán cháo bài shàng qīng huí。
yáng quán xū dé jīn tiáo tuō,wēn qiáo zhōng xū yù jìng tái。
céng shěng jīng mián wén yǔ guò,bù zhī mí lù wèi huā kāi。
yǒu sōng wèi dǐ yíng zhōu yuǎn,qīng què rú hé zhèn niǎo méi。
注释
- 中元:道教三元节之一
- 绛节:使者符节
- 羊权:仙人萼绿华赠金条脱典故
- 温峤:玉镜台聘妇典故
- 有娀:有娀氏之女,指简狄
- 青雀:西王母使者
- 鸩鸟:毒鸟,喻恶媒
译文
手持深红符节,从仙宫飘然而降,中元法会朝拜上清宫后归来。
羊权虽得了萼绿华的金钏信物,温峤终究未能以玉镜台聘得佳人。
曾经惊醒睡梦,只因听见雨声淅沥,不知迷失路途,是为那繁花盛开。
有娀氏的居处并不比瀛洲遥远,为何传信的青雀反成了鸩鸟恶媒?
背景
此诗约作于李商隐中年时期,借中元节道教法事为引,通过仙道典故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赏析
- 道教意象的精心构建
“绛节”、”上清”、”金条脱”等道教意象的运用,营造出缥缈仙境,为诗歌奠定神秘基调。 - 典故运用的巧妙性
羊权得宝、温峤失聘的典故对举,暗示人生得失;青雀鸩鸟的对比,表达对现实颠倒的批判。 - 情感表达的曲折性
从”飘飖”的仙想到”惊眠”的现实,再到”迷路”的困惑,情感表达含蓄而深沉。 - 对仗艺术的精湛展现
“羊权”对”温峤”,”金条脱”对”玉镜台”,”闻雨”对”花开”,工整中见变化。 - 结句的深意解读
“青雀鸩媒”的反问,既是对仙凡阻隔的困惑,又是对现实黑暗的讽喻,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多义性。
评价
- 宋·范晞文:”‘青雀如何鸩鸟媒’,七字写尽世道颠倒”(《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结句反问,愈见沉痛”(《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由仙及人,由人及世,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羊权温峤之对,尽显人生得失”(《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