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李商隐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誇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拼音

bái shí lián huā shuí suǒ gòng,liù shí cháng pěng fó qián dēng。
kōng tíng tái xiǎn ráo shuāng lù,shí mèng xī shān lǎo bìng sēng。
dà hǎi lóng gōng wú xiàn dì,zhū tiān yàn tǎ jǐ duō céng。
màn kuā qiū zǐ zhēn luó hàn,bù huì niú chē shì shàng chéng。

注释

  1. 楚公:僧人,生平不详
  2. 六时: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
  3. 鹙子:舍利弗尊者,佛十大弟子之一
  4. 牛车:佛教喻大乘佛法
  5. 雁塔:佛塔

译文

这白石雕成的莲花灯台谁与你共赏?昼夜六时虔诚供奉在佛前长明灯旁。
空寂的庭院苔藓遍布,沾满霜露,时常梦见西山那位老病交加的僧人。
大海龙宫广阔无垠,何处是边际?诸天佛塔巍峨耸立,共有多少层?
莫要空夸舍利弗是真正罗汉,他不懂牛车所喻的大乘佛法精要。

背景

此诗作于854年(唐宣宗大中八年),是李商隐题咏白石莲花灯台寄赠僧人楚公的作品。诗中通过佛教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对修行境界的思考。

赏析

  1. 佛教意象的精心构建
    诗人选取”白石莲”、”佛前灯”、”龙宫”、”雁塔”等典型佛教意象,构建出庄严的佛法世界,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熟悉。
  2.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空庭苔藓”的现实描写与”时梦老僧”的虚幻梦境,”大海龙宫”的广阔与”诸天雁塔”的高耸,形成虚实交织的艺术效果。
  3. 佛理阐发的深刻性
    结句通过”鹙子罗汉”与”牛车上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大乘佛法的推崇,体现了其佛学修养。
  4. 对仗艺术的精湛展现
    “大海”对”诸天”,”龙宫”对”雁塔”,”无限地”对”几多层”,工整中见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律诗对仗的娴熟掌握。
  5.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共”、”捧”、”饶”、”梦”的精准运用,形容词”白”、”空”、”老”、”大”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简练又富有表现力。

评价

  1. 宋·范晞文:”‘大海龙宫无限地’,七字写尽佛法广大”(《对床夜语》卷四)
  2. 明·胡震亨:”结句’不会牛车是上乘’,佛理阐发,最见功力”(《唐音癸签》卷八)
  3. 清·纪昀:”由物及人,由人及理,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4. 近代·王国维:”白石莲花之咏,尽显禅意”(《人间词话》卷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