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拼音
xiāo xī dōng jiāo mù dì huí,gōng zhōng xíng lè yǒu xīn méi。
chén xiāng jiǎ jiān wèi tíng liáo,yù yè qióng sū zuò shòu bēi。
yáo wàng lù pán yí shì yuè,yuǎn wén tuó gǔ yù jīng léi。
zhāo yáng dì yī qīng chéng kè,bù tà jīn lián bù kěn lái。
注释
- 木帝:东方青帝,主春之神
- 沈香甲:上等沉香
- 庭燎:宫廷火炬
- 露盘:汉武帝承露盘
- 鼍鼓:鳄鱼皮鼓
- 金莲:南朝齐东昏侯凿金为莲花贴地,令潘妃行其上
译文
东郊传来青帝归来的消息,宫中行乐处已有新梅绽放。
上等沉香煎燃作通明火炬,玉液琼浆斟满祝寿的酒杯。
遥望承露盘恍若明月悬空,远闻鼍鼓声犹如惊雷轰鸣。
昭阳殿里那位倾国佳人,若不踏金莲便不肯前来。
背景
此诗描写隋宫除夕守岁的奢华场景,约作于李商隐游历江淮时期。诗中通过宫廷除夕的细节描写,讽刺了隋炀帝的奢靡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赏析
- 宫廷意象的精心构建
诗人选取”新梅”、”沈香”、”玉液”、”露盘”等宫廷意象,构建出奢华的守岁场景,为全诗奠定讽喻基调。 - 感官描写的立体性
“遥望露盘”的视觉、”远闻鼍鼓”的听觉、”沈香甲煎”的嗅觉,多感官描写增强了场景的真实感。 - 典故运用的含蓄性
“木帝回”的节气典故、”金莲步”的东昏侯典故,自然融入诗中,深化了历史讽喻意味。 - 对仗艺术的精湛展现
“沈香”对”玉液”,”庭燎”对”寿杯”,”露盘”对”鼍鼓”,工整中见变化,体现了诗人对律诗对仗的娴熟掌握。 -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回”、”煎”、”作”、”踏”的精准运用,形容词”新”、”琼”、”惊”、”倾”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华美又含蓄。
评价
- 宋·范晞文:”‘沈香甲煎为庭燎’,七字写尽宫廷奢靡”(《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结句’不踏金莲不肯来’,讽刺入骨”(《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由景及人,由今及古,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露盘鼍鼓之对,尽显隋宫气象”(《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