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江潭作

李商隐

神剑飞来不易销,碧潭珍重驻兰桡。
自携明月移灯疾,欲就行云散锦遥。
河伯轩窗通贝阙,水宫帷箔卷冰绡。
他时燕脯无人寄,雨满空城蕙叶雕。

拼音

lì zhōu jiāng tán zuò
shén jiàn fēi lái bù yì xiāo,bì tán zhēn zhòng zhù lán ráo。
zì xié míng yuè yí dēng jí,yù jiù xíng yún sàn jǐn yáo。
hé bó xuān chuāng tōng bèi què,shuǐ gōng wéi bó juǎn bīng xiāo。
tā shí yàn pú wú rén jì,yǔ mǎn kōng chéng huì yè diāo。

注释

  1. 利州江潭:武则天出生地传说
  2. 神剑:喻指帝王权柄
  3. 兰桡:华美的船桨
  4. 河伯:水神
  5. 贝阙:水神宫殿
  6. 燕脯:传说中龙喜爱的食物

译文

神剑飞来此地终难消逝,碧潭深处珍重停泊着华美的船桡。
自带着明月匆匆移灯而去,欲追随行云却见锦绣已散飘摇。
河伯的轩窗连通着贝阙宫殿,水神的帷帐卷起冰蚕丝绡。
他日燕脯美食再无人寄送,冷雨洒满空城,蕙草凋零枯槁。

背景

此诗作于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李商隐途经利州江潭(相传为武则天感孕之地)时有感而作。诗中通过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赏析

  1. 神话与历史的交织
    诗人将”神剑”(帝王象征)、”河伯水宫”的神话意象与武则天传说结合,构建出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2. 意象系统的精心设计
    “碧潭”、”明月”、”行云”、”贝阙”等意象,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暗示历史传说的虚幻性。
  3. 今昔对比的深刻性
    尾联”燕脯无人寄”、”空城蕙叶凋”的衰败景象,与前半的华美神话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历史沧桑。
  4.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飞”、”驻”、”携”、”卷”的精准运用,形容词”神”、”碧”、”冰”、”空”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华美又含蓄。
  5. 典故运用的含蓄性
    “神剑”暗用丰城剑气典故,”燕脯”化用柳毅传书故事,典故运用自然贴切,深化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评价

  1. 宋·范晞文:”‘雨满空城蕙叶雕’,七字写尽历史沧桑”(《对床夜语》卷四)
  2. 明·胡震亨:”‘河伯轩窗通贝阙’,虚实相生,最见义山笔力”(《唐音癸签》卷八)
  3. 清·纪昀:”由神话及历史,由盛及衰,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4. 近代·王国维:”神剑碧潭之起,已摄全诗之神”(《人间词话》卷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