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接塞添迢递,洒幕侵灯送寂寥。
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
拼音
lián yún jiē sāi tiān tiáo dì,sǎ mù qīn dēng sòng jì liáo。
yī yè bù mián gū kè ěr,zhǔ rén chuāng wài yǒu bā jiāo。
注释
- 迢递:遥远(《楚辞·九章》“路迢递以修远兮”),此处状雨幕绵长。
- 洒幕侵灯:雨丝飘入帷幕,打湿灯盏(李商隐《夜雨寄北》“巴山夜雨涨秋池”)。
- 孤客耳:游子独听的雨声(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 芭蕉:雨打芭蕉声(白居易《夜雨》“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译文
阴云连接边塞,更显路途遥远,
雨丝侵入帷幕,灯影里送来无边的寂寥。
这一夜,无眠的游子耳中,
尽是雨声淅沥——
原来主人窗外,种着丛丛芭蕉!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诗人宦游荆楚,夜宿某宅遇雨,借“芭蕉雨声”写客愁。结句“主人窗外”的闲适与“孤客不眠”的凄清对比,暗含对人生归属的迷茫。
赏析
- 视听通感
(1)视觉:“连云”“洒幕”写雨势之广。
(2)听觉:“芭蕉雨”以声衬静,较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更显孤寂。 - 主客反差
“主人”与“孤客”:主人安居听雨赏芭蕉。客子辗转反侧,近张继“江枫渔火对愁眠”。 - 结句点睛
“有芭蕉”三字:解释彻夜难眠之因。暗喻自己如芭蕉,任雨打风吹,较李煜“帘外雨潺潺”更含蓄。
评价
- 当世评点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留得枯荷听雨声”或受此诗启发。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诗经·东山》‘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之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