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重帷深下莫愁堂

李商隐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拼音

chóng wéi shēn xià mò chóu táng,wò hòu qīng xiāo xì xì cháng。
shén nǚ shēng yá yuán shì mèng,xiǎo gū jū chǔ běn wú láng。
fēng bō bù xìn líng zhī ruò,yuè lù shuí jiào guì yè xiāng。
zhí dào xiāng sī liǎo wú yì,wèi fáng chóu chàng shì qīng kuáng。

注释

  1. 莫愁堂:借指女子居所
  2. 神女:巫山神女,喻爱情梦幻
  3. 小姑无郎:乐府《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4. 菱枝:喻女子柔弱
  5. 桂叶香:喻女子高洁
  6. 清狂:痴情

译文

重重帷帐低垂在莫愁堂中,独卧之后更觉长夜漫漫无尽。
神女的姻缘本是一场幻梦,少女的居所从来就没有情郎。
风波哪管菱枝柔弱仍要摧折,月露谁会怜惜桂叶自发幽香。
明知相思全然无济于事,不妨将这惆怅当作痴情一场。

背景

此诗为李商隐无题系列代表作之一,约作于851-855年间。诗中通过女子独处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爱情失意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寄托了深沉的身世之感。

赏析

  1. 闺怨题材的深刻拓展
    突破传统闺怨诗的局限,将爱情失意上升为人生哲思,具有普遍意义。
  2.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重帷”、”清宵”、”菱枝”、”桂叶”等意象,共同构建出孤寂而高洁的意境。
  3. 典故运用的创新性
    “神女”、”小姑”典故反用其意,表达对爱情虚幻本质的清醒认识。
  4. 对仗艺术的精湛展现
    “风波”对”月露”,”不信”对”谁教”,”菱枝弱”对”桂叶香”,工整中见变化。
  5. 结句的哲理升华
    “未妨惆怅是清狂”的结句,将痛苦升华为审美体验,体现了诗人的超脱智慧。

评价

  1. 宋·范晞文:”‘小姑居处本无郎’,七字写尽人生孤寂”(《对床夜语》卷四)
  2. 明·胡震亨:”结句’未妨惆怅是清狂’,化痛苦为审美,最见义山本色”(《唐音癸签》卷八)
  3. 清·纪昀:”由景及情,由情及理,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4. 近代·王国维:”菱枝桂叶之对,尽显诗人人格”(《人间词话》卷下)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