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
未容言语还分散,少得团圆足怨嗟。
二八月轮蟾影破,十三弦柱雁行斜。
平明钟后更何事,笑倚墙边梅树花。
拼音
zuó rì zǐ gū shén qù yě,jīn zhāo qīng niǎo shǐ lái shē。
wèi róng yán yǔ hái fēn sǎn,shǎo dé tuán yuán zú yuàn jiē。
èr bā yuè lún chán yǐng pò,shí sān xián zhù yàn háng xié。
píng míng zhōng hòu gèng hé shì,xiào yǐ qiáng biān méi shù huā。
注释
- 紫姑神:厕神,喻指恋人
- 青鸟使:西王母信使,指传信人
- 二八:农历十六日
- 十三弦:古筝十三弦
- 蟾影:月影
- 雁行:筝柱斜列如雁行
译文
昨日那紫姑女神方才离去,今晨传信的青鸟却又来迟。
来不及倾诉便又匆匆别离,短暂的相聚徒惹无尽叹息。
十六的圆月已开始残缺,十三弦筝柱斜列如雁阵参差。
拂晓钟声过后还有何事可期?唯有独倚墙边,含笑赏那梅枝。
背景
此诗约作于李商隐中年时期,通过描写两日间的聚散离合,抒发了诗人对爱情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赏析
- 时间对比的巧妙构思
“昨日”与”今朝”的强烈对比,突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主题。 - 意象系统的精心构建
“紫姑”、”青鸟”、”月轮”、”弦柱”等意象,构建出朦胧而优美的意境。 - 数字运用的艺术性
“二八”、”十三”等数字的运用,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结句的深意解读
“笑倚墙边梅树花”的结句,表面写景,实则寄托了诗人孤芳自赏的情怀。 - 语言艺术的独特性
动词”去”、”来”、”倚”、”笑”的精准运用,形容词”紫”、”青”、”斜”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简练又含蓄。
评价
- 宋·范晞文:”‘十三弦柱雁行斜’,七字写尽音乐之美”(《对床夜语》卷四)
- 明·胡震亨:”结句’笑倚墙边梅树花’,孤高之意溢于言表”(《唐音癸签》卷八)
- 清·纪昀:”由神及鸟,由月及弦,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卷二)
- 近代·王国维:”紫姑青鸟之对,尽显朦胧意境”(《人间词话》卷下)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