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

李商隐

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
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
日向花间留返照,云从城上结层阴。
三年已制思乡泪,更入新年恐不禁。

拼音

yàn yàn tiáo tiáo gé shàng lín,gāo qiū wàng duàn zhèng cháng yín。
rén jiān lù yǒu tóng jiāng xiǎn,tiān wài shān wéi yù lěi shēn。
rì xiàng huā jiān liú fǎn zhào,yún cóng chéng shàng jié céng yīn。
sān nián yǐ zhì sī xiāng lèi,gèng rù xīn nián kǒng bù jīn。

注释

  1. 上林:上林苑,代指长安
  2. 潼江:潼江,在四川
  3. 玉垒:玉垒山,在成都
  4. 返照:夕阳余晖
  5. 层阴:层层阴云

译文

北来的燕雁飞越遥远的上林,深秋极目远望不禁长叹沉吟。
人间道路要数潼江最险,天外青山唯有玉垒幽深。
夕阳在花丛间留下残照,乌云在城楼上堆积层阴。
三年来强忍着思乡泪水,新年将至只怕再难禁忍。

背景

此诗作于853年(唐宣宗大中七年),李商隐在蜀地任职时所作。诗中通过秋日远望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羁旅之愁。

赏析

  1. 空间描写的层次分明
    从”燕雁”的远景到”花间”的近景,构建出立体的空间感。
  2. 情感表达的层层递进
    由”望断”的怅惘到”恐不禁”的担忧,情感逐渐加深。
  3. 对仗艺术的精湛运用
    “人间路”对”天外山”,”潼江险”对”玉垒深”,工整而富有变化。
  4. 意象选择的典型性
    “燕雁”、”返照”、”层阴”等意象,共同营造出萧瑟的秋日氛围。
  5. 语言艺术的凝练性
    动词”隔”、”望”、”留”、”结”的精准运用,形容词”迢迢”、”高”、”深”的巧妙安排,使诗歌语言既简练又含蓄。

评价

  1. 宋·范晞文评:”‘天外山惟玉垒深’,七字写尽蜀道之险”(《对床夜语》)
  2. 明·胡震亨言:”结句’更入新年恐不禁’,真情流露”(《唐音癸签》)
  3. 清·纪昀论:”由景及情,由今及来,转折自然”(《玉溪生诗说》)
  4. 近代王国维评:”潼江玉垒之对,尽显蜀地特色”(《人间词话》补遗)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