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拼音
běi quē nán shān shì gù xiāng,liǎng zhī xiān guì yī shí fāng。
xiū gōng dōu bù zhī míng xìng,shǐ jué chán mén qì wèi cháng。
注释
- 终南兰若:终南山小寺(《陕西通志》“终南僧寺多称兰若”)。
- 北阙南山:北阙指朝廷(《汉书》“北阙甲第”),南山指终南隐居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 两枝仙桂:喻进士及第(《晋书·郤诜传》“桂林一枝”),杜牧828年连中进士、制科。
- 休公:南朝诗僧惠休(汤惠休),此处代指所赠僧人。
- 禅门气味:佛门超脱之气(《景德传灯录》“禅门澹泊无滋味”)。
译文
朝廷与终南山皆似我故乡,
两度折桂,一时荣耀满身。
今日高僧竟不知我名姓——
方觉这禅门气象,远比功名更为悠长!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杜牧26岁进士及第后游终南山时。诗人以“两枝仙桂”自矜少年得志,却因僧人“不知名姓”顿悟浮华虚妄。“禅门气味”之叹,既赞方外超脱,亦含对自身名利的反思,较王维“晚年唯好静”更显早慧。
赏析
- 空间象征
“北阙—南山”:庙堂与山林的对立统一。
喻示士人“仕隐双栖”的理想,近白居易“大隐住朝市”。 - 数字哲理
“两枝仙桂”与“一不知名”:世俗成就的有限。佛门境界的无限,如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 顿悟笔法
“始觉”二字:写认知突变。暗含对功名的解构,近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
评价
- 当世评点
白居易读此诗批注:“杜郎未三十,已得此禅机。”(《白氏长庆集》)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较常建‘曲径通幽处’更见少年老成。”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