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拼音
jīn fēng wàn lǐ sī hé jìn,yù shù yī chuāng qiū yǐng hán。
dú yǎn chái mén míng yuè xià,lèi liú xiāng mèi yǐ lán gān。
注释
- 金风:秋风(《文选·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五行中秋属金。
- 玉树:喻树影如玉(杜甫《饮中八仙歌》“皎如玉树临风前”),亦暗用“芝兰玉树”典。
- 香袂:染香的衣袖(《洛神赋》“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多指女子服饰。
- 阑干:栏杆(李白《清平调》“沉香亭北倚阑干”),亦喻泪纵横貌。
译文
万里秋风牵动无尽愁思,
一窗树影投下秋夜寒光。
我独自掩上柴门,在明月之下,
任泪水沾湿衣袖,倚着栏杆黯然神伤。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杜牧42岁,外放黄州刺史时。时李德裕当政,牛党失势,诗人借秋夜独处,抒政治失意之悲。“泪流香袂”之态,既写孤寂,亦含对“香草美人”式政治理想的眷恋。
赏析
- 空间张力
(1)横向:“万里”与“一窗”,宇宙之广与居所之狭。
(2)纵向:“明月”与“阑干”,天光与人事的垂直对照。 - 感官通联
“秋影寒”:视觉(影)与触觉(寒)交融。
较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更显孤绝。 - 双重泪意
“泪流香袂”:实写诗人落泪。虚喻“香草”(理想)被泪水浸染,近屈原“揽茹蕙以掩涕兮”。
评价
- 当世评点
温庭筠《瑶瑟怨》“冰簟银床梦不成”显受此诗意境影响。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之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