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送王十

杜牧

执袂还应立马看,向来离思始知难。
雁飞不见行尘灭,景下山遥极目寒。

拼音

zhí mèi hái yīng lì mǎ kàn,xiàng lái lí sī shǐ zhī nán。
yàn fēi bù jiàn xíng chén miè,jǐng xià shān yáo jí mù hán。

注释

  1. 执袂​​:拉住衣袖(《诗经·秦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指惜别动作。
  2. ​​行尘​​:车马扬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3. ​​极目寒​​:远望生寒(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

译文

拉住你的衣袖,仍要驻马回望,
此刻才懂,向来离愁竟如此难捱。
飞雁远去,连行尘也消散不见,
落日西沉,山影迢递——极目处只剩一片苍寒!

背景

本诗作于前诗《后池泛舟送王十》次日,杜牧送王十至长安郊外。时诗人将赴任监察御史,面对更深重的别离,以“极目寒”结句,既写秋景萧瑟,亦喻仕途孤寒。“始知难”三字,道尽人生聚散无常之痛。

赏析

  1. 动作深化​​
    “执袂”与“立马看”:由静态握别到动态追望。较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富张力。
  2. ​​视听消逝​​
    “雁飞”“尘灭”:
    听觉(雁鸣)与视觉(尘烟)的同步湮灭。
    近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而更显空寂。
  3. ​​空间苍茫​​
    “山遥极目寒”:
    水平距离(山遥)与垂直光影(日落)的立体苍凉。
    暗含“路长人困”的宦游之叹,如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赠别》“人世死前唯有别”,显受此诗末句触动。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楚辞·九辩》‘憭栗兮若在远行’之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