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东塔僧

杜牧

初月微明漏白烟,碧松梢外挂青天。
西风静起传深夜,应送愁吟入夜禅。

拼音

chū yuè wēi míng lòu bái yān,bì sōng shāo wài guà qīng tiān。
xī fēng jìng qǐ chuán shēn yè,yīng sòng chóu yín rù yè chán。

注释

  1. ​​东塔僧​​:或指洛阳白马寺僧(《洛阳伽蓝记》“白马寺浮图高五百尺”)。
  2. ​​漏白烟​​:月光穿透夜雾(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
  3. ​​夜禅​​:僧人夜间坐禅(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夜禅山更寂”)。

译文

新月微明,漏下缕缕白雾,
碧松枝梢外,悬着一片青天。
西风悄然升起,传遍深更,
料想它会将我的愁吟——
送入你夜禅的静寂中!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杜牧38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诗人夜望东塔,以“愁吟寄禅”之举,抒政治苦闷。“西风传愁”之想,既显方外交谊,亦含对“甘露之变”后朝局压抑的忧愤。

赏析

  1. 光影层次​​
    “初月—白烟—青天”:由下至上渐次明朗。近王维“明月松间照”,而更显空灵。
  2. ​​动静相生​​
    “西风静起”:
    以“静”状风,反衬夜之沉寂。
    较李白“夜静春山空”更富动态平衡。
  3. ​​禅诗互文​​
    “愁吟入禅”:
    世俗之忧与佛门之空的碰撞。
    暗含“以诗证禅”的文人习气,如柳宗元“澹然离言说”。

评价

  1. 当世评点​​
    白居易《读禅经》“须知诸相皆非相”,显受此诗禅意影响。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辋川集·鹿柴》‘空山不见人’之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