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

杜牧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
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馀霞映驿楼。

拼音

jiù jì yī rán yǐ shí qiū,xuě shān dāng miàn zhào yín gōu。
huái ēn lèi jìn shuāng tiān xiǎo,yī piàn yú xiá yìng yì lóu。

注释

  1. ​​三川驿​​:驿站名,或指陕西三川县(今富县)驿站(《元和郡县志》“三川县属鄜州”)。
  2. ​​座主舍人​​:指杜牧进士考官高锴,时任中书舍人(《唐才子传》“高锴大和二年主文”)。
  3. ​​银钩​​:字迹遒劲(《书谱》“婉若银钩,漂若惊鸾”),此处指高锴题诗。
  4. ​​霜天晓​​:化用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喻彻夜难眠。

译文

当年题诗的旧迹仍在,转眼已过十载春秋,
巍巍雪山映照着座主银钩铁画的墨痕。
感怀恩德,泪尽时霜天已破晓,
唯见一片残霞——正映红这孤独的驿楼!

背景

本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杜牧48岁,由睦州刺史赴京任司勋员外郎途中。诗人途经三川驿,见座主高锴旧日题诗,感念知遇之恩。“泪尽霜天”之叹,既怀师恩,亦含对牛李党争中师门凋零的悲慨(高锴已卒于会昌六年)。

赏析

  1. 时空交织​​
    (1)“十秋”凸显岁月流逝,与“旧迹依然”形成沧桑对照。
    (2)“雪山银钩”以空间永恒(山)反衬人事无常(墨迹),近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
  2. ​​光影象征​​
    “馀霞映驿楼”:
    实写晨霞染楼,暗示诗人彻夜未眠。
    虚喻恩师精神如霞光不灭,较李商隐“夕阳无限好”更见孤忠。
  3. ​​情感递进​​
    由“怀恩”到“泪尽”至“霞映”:从个人感恩升华为精神传承。
    结句绚烂中见寂寥,如杜甫“星垂平野阔”。

评价

  1. 当世评点​​
    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每到驿亭先下马”,显受此诗驿站题壁主题启发。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较刘禹锡‘怀旧空吟闻笛赋’更见师门情深。”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