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随白日看将老,心与青云自有期。
今对晴峰无十里,世缘多累暗生悲。
拼音
shēn suí bái rì kàn jiāng lǎo,xīn yǔ qīng yún zì yǒu qī。
jīn duì qíng fēng wú shí lǐ,shì yuán duō lèi àn shēng bēi。
注释
- 少华:少华山,在陕西华县(《元和郡县志》“少华山在华州郑县东南十里”)。
- 青云:喻高远志向(《史记·范雎传》“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 世缘:世俗牵绊(《楞严经》“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译文
眼看身躯随白日西沉而渐老,
心志却与青云早有约定。
此刻晴日下的少华山近在十里,
却因尘世牵累——暗自涌起无限悲凉!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37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诗人望少华山兴叹,以“身老心高”的矛盾,抒政治理想受挫之愤。“十里晴峰”之近与“世缘多累”之远,凸显精神与现实的撕裂。
赏析
- 时空对撞
(1)“白日将老”写生命流逝,“青云有期”显志气不灭,近屈原“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2)“晴峰十里”与“世缘多累”:空间可及而精神困顿,如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 - 意象象征
“青云”:既指山巅云气,亦喻仕途高位。
与“白日”(时光)构成垂直张力,显进取之志与衰老之身的冲突。 - 结句沉郁
“暗生悲”三字:表面叹山不可即。
深层刺官场倾轧致抱负成空,较李商隐“夕阳无限好”更见激愤。
评价
- 当世评点
李商隐《晚晴》“天意怜幽草”,显受此诗“晴峰”意象启发。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较陈子昂‘前不见古人’更见个体生命与时代之困。”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