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晴望

杜牧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回识六龙巡幸处,飞烟闲绕望春台。

拼音

cuì píng shān duì fèng chéng kāi,bì luò yáo guāng jì hòu lái。
huí shí liù lóng xún xìng chù,fēi yān xián rào wàng chūn tái。

注释

  1. 凤城​​:指长安(《史记·封禅书》“长安,凤城也”)。
  2. ​​碧落​​:天空(《度人经》“碧落空歌”),此处指晴空。
  3. ​​六龙​​:天子车驾(《周易·乾卦》“时乘六龙以御天”),指唐玄宗巡幸。
  4. ​​望春台​​:长安望春宫楼台(《唐两京城坊考》“望春宫在长安东”),玄宗曾于此观览。

译文

翠屏山正对长安城阙,豁然开朗,
雨过天晴,碧空流光摇曳。
回首辨认当年玄宗巡幸之地,
唯有几缕飞烟——悠闲缭绕着废弃的望春台!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杜牧36岁,任左补阙时。时文宗受制宦官,诗人登高远眺,借“六龙巡幸”追忆开元盛世。“飞烟绕台”之景,既写实又暗刺当朝帝王失权,如李商隐“不及卢家有莫愁”。

赏析

  1. 今昔对照​​
    (1)“翠屏山开”与“飞烟闲绕”:山河依旧而盛况不再,近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
    (2)“六龙巡幸”的辉煌与“望春台”的荒寂碰撞,显时代沧桑。
  2. ​​光影象征​​
    “碧落摇光”:实写晴空云影。
    虚喻政治风云变幻,如杜甫“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3. ​​结句寓意​​
    “闲绕”二字:表面写烟云自在。深层讽帝王威仪荡然无存,较白居易“太液芙蓉未央柳”更含蓄。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曲江》“望断平时翠辇过”,显受此诗启发。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之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