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杜子二首·其二

杜牧

武牢关吏应相笑,个里年年往复来。
若问使君何处去,为言相忆首长回。

拼音

wǔ láo guān lì yīng xiāng xiào,gè lǐ nián nián wǎng fù lái。
ruò wèn shǐ jūn hé chǔ qù,wèi yán xiāng yì shǒu cháng huí。

注释

  1. 武牢关​​:即虎牢关(唐避李虎讳改),今河南荥阳(《元和郡县志》“武牢关在汜水县西二里”)。
  2. ​​使君​​:指杜牧族侄杜晦辞,时任某州刺史(《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杜晦辞,字子华”)。
  3. ​​首长​​:指杜牧自称(汉代刺史称“州将”,唐刺史亦尊称“首长”)。

译文

武牢关的守吏怕是要笑话我了,
这关隘里年年见我往返奔波。
若有人问使君(你)去了何处,
就说我(首长)正因思念——特地折返而来!

背景

本诗与前首同作于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诗人赴京述职途经武牢关,寄诗族侄杜晦辞。“关吏笑我”之语,既写宦游频繁之苦,亦含对侄儿仕途顺遂的欣慰。“相忆折回”更显叔侄情深,较杜甫“烽火连三月”更见温情。

赏析

  1. ​幽默自嘲​​
    (1)“关吏应笑”以他人视角写自身劳顿,近白居易“满面尘灰烟火色”。
    (2)“年年往复”暗含羁旅倦意,如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 ​​问答传情​​
    “若问”“为言”:虚拟对话显亲切。
    “相忆折回”化用《诗经·采薇》“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而更见洒脱。
  3. ​​称谓妙用​​
    “使君”与“首长”:官方称谓下藏骨肉亲情。较王维“君自故乡来”,更显身份错位的诙谐。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赠杜司勋》“刻意伤春复伤别”,显受此诗亲情表达影响。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较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更见家常意味。”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