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友人悼吹箫妓

杜牧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拼音

yù xiāo shēng duàn mò liú nián,mǎn mù chūn chóu lǒng shù yān。
yàn zhì yǐ suí yún yǔ sàn,fèng lóu kōng suǒ yuè míng tiān。

注释

  1. 吹箫妓​​:善吹箫的歌妓(《列仙传》“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
  2. ​​云雨​​:典出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喻男女欢情。
  3. ​​凤楼​​:指歌妓居所(《本事诗》“秦穆公为弄玉筑凤台”)。

译文

玉箫声绝,流年湮没,
满眼春愁,陇树笼罩轻烟。
她的芳姿已随云雨消散,
凤楼空寂——唯余明月高悬!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年),杜牧37岁,任宣州团练判官时。诗人悼念亡友及其爱妓,借“箫断楼空”之景,抒人生幻灭之悲。“云雨散”既写红颜薄命,亦刺欢情难久,较白居易“红颜未老恩先断”更显虚无。

赏析

  1. 声色交织​​
    (1)“箫声断”与“陇树烟”:听觉消逝与视觉迷蒙互衬,近李商隐“一弦一柱思华年”。
    (2)“凤楼月明”:以静景写寂寥,如李白“只今惟有鹧鸪飞”。
  2. ​​双关用典​​
    “云雨散”:实指妓逝如朝云飘散。虚刺情爱虚幻,近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
  3. ​​时空凝固​​
    “空锁明天”:“锁”字写凤楼依旧而人事全非。明月永恒反衬生命短暂,如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

评价

  1. 当世评点​​
    温庭筠《经李处士杜城别业》“杨柳如丝风易乱”,显受此诗春愁意象启发。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之哀。”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