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
长嫌世上浮云客,老向尘中不解颜。
拼音
mén jìn hán xī chuāng jìn shān,zhěn shān liú shuǐ rì chán chán。
cháng xián shì shàng fú yún kè,lǎo xiàng chén zhōng bù jiě yán。
注释
- 许颜:或为杜牧友人,生平不详,疑为隐士。
- 枕山流水:化用《世说新语》“孙绰筑室畎川,自言见止足之分”,喻隐居之乐。
- 浮云客:指趋炎附势之徒(《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不解颜:不会开颜欢笑(陶渊明《饮酒》“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译文
柴门临近寒溪,小窗正对青山,
枕山而居,终日听流水潺潺。
我向来厌弃那些如浮云般的势利之徒——
他们老于世故,却从不懂得真正的欢颜!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杜牧41岁,任池州刺史时。诗人访隐士许颜山居,借“溪山清音”讽“浮云俗客”。“不解颜”之叹,既赞许颜超脱,亦刺官场中人的虚伪,较王维“晚年唯好静”更见激愤。
赏析
- 空间经营
(1)“门溪窗山”:十字写尽居所清幽,近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枕山流水”:以山为枕、水为伴,较柳宗元“欸乃一声山水绿”更显恬淡。 - 人物对比
“浮云客”与“许颜”:尘俗奔竞与静居自适的强烈反差。
“不解颜”直刺功利之徒心灵枯槁,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 - 声色相生
“潺潺”水声:实写天籁之音。反衬“浮云客”的喧嚣麻木,近常建“万籁此都寂”。
评价
- 当世评点
白居易《访陈二》“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显受此诗隐逸主题影响。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之逸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