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
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拼音
qīng zhǒng qián tóu lǒng shuǐ liú,yān zhī shān shàng mù yún qiū。
é méi yī zhuì qióng quán lù,yè yè gū hún yuè xià chóu。
注释
- 青冢:王昭君墓(《太平寰宇记》“青冢在振武军金河县西北”),传说塞外草白,唯昭君冢草青。
- 燕支山:即焉支山,在今甘肃山丹(《史记·匈奴列传》“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 蛾眉:代指王昭君(《汉书·元帝纪》“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
- 穷泉:九泉之下(潘岳《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译文
青冢前方,陇水幽幽流淌,
燕支山上,秋云暮色苍茫。
自那倾城容颜埋入黄泉,
夜夜只有孤魂——在月光下独自哀伤!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杜牧40岁,任黄州刺史时。诗人借昭君青冢抒千古遗恨。“孤魂月愁”之景,既吊红颜薄命,亦刺和亲政策之弊,较杜甫“千载琵琶作胡语”更显凄厉。
赏析
- 时空交织
(1)“陇水流”与“暮云秋”:以永恒流水对比短暂人生,近张若虚“人生代代无穷已”。
(2)“夜夜孤魂”:将历史悲剧延伸至当下,如李商隐“他生未卜此生休”。 - 意象对照
“蛾眉”与“穷泉”:绝代风华与冰冷死亡的尖锐对立。
较白居易“宛转蛾眉马前死”,更重死后孤寂。 - 结句诛心
“月下愁”:月光本应温柔,反衬鬼魂凄苦。
暗刺帝王昏聩致红颜飘零,近王安石“汉恩自浅胡自深”。
评价
- 当世评点
李商隐《王昭君》“毛延寿画欲通神”,显受此诗主题启发。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楚辞·九歌·山鬼》‘风飒飒兮木萧萧’之魂。”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