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二首·其一

杜牧

柳动晴风拂路尘,年年宫阙锁浓春。
一从翠辇无巡幸,老却蛾眉几许人。

拼音

liǔ dòng qíng fēng fú lù chén,nián nián gōng què suǒ nóng chūn。
yī cóng cuì niǎn wú xún xìng,lǎo què é méi jǐ xǔ rén。

注释

  1. 洛中​​:洛阳(《史记·货殖列传》“洛阳东贾齐、鲁”),唐代东都。
  2. ​​翠辇​​:帝王车驾(《汉书·扬雄传》“乘翠霓之飞辇”),指唐玄宗巡幸洛阳事。
  3. ​​蛾眉​​:宫女(《楚辞·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此处泛指洛阳旧宫人。

译文

晴风拂柳,路上尘埃轻扬,
年复一年,深宫锁住烂漫春光。
自那御驾不再东巡洛阳,
多少红颜宫女——在寂寞中老去了韶华!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杜牧34岁,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时。时洛阳宫苑衰败,诗人见柳色宫春而兴叹。“翠辇无巡”既写盛唐不再,亦刺文宗受制宦官、困居长安的现状,较元稹“行宫见月伤心色”更显苍凉。

赏析

  1. 今昔对比​​
    (1)“柳动晴风”与“宫锁浓春”:自然生机与人事凋零的反差,近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
    (2)“翠辇不巡”与“蛾眉老却”:盛世记忆与当下衰颓的尖锐对照,如杜甫“忆昔霓旌下南苑”。
  2. ​​数字惊心​​
    “年年”与“几许”:时间累积的绝望感。
    “几许人”以模糊数量写群体悲剧,较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更含蓄而痛切。
  3. ​​结句诘问​​
    “老却蛾眉”:表面叹宫女虚度青春。深层刺帝王弃置东都如弃旧人,近李商隐“不及卢家有莫愁”。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旧顿》“东人望幸久咨嗟”,显受此诗政治隐喻启发。
  2.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诗经·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之致。”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