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离宫月出轮,满街含笑绮罗春。
花前每被青蛾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拼音
xīng hàn lí gōng yuè chū lún,mǎn jiē hán xiào qǐ luó chūn。
huā qián měi bèi qīng é wèn,hé shì chóng lái zhǐ yī rén。
注释
- 重登科:指杜牧大和二年(828年)进士及第后,开成二年(837年)又登制科(《唐才子传》“牧字牧之,京兆人,大和二年韦筹榜进士,复举贤良方正”)。
- 青蛾:指年轻女子(李白《长干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此处借指歌妓。
- 离宫:指长安大明宫(《旧唐书·地理志》“大明宫在禁苑东南”),唐代科举放榜在宫前举行。
译文
银河斜挂,离宫上明月如轮,
满街锦绣罗衣,尽是春风笑脸。
花丛前总有歌妓相问:
“为何您重登金榜——却仍是孑然一身?”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杜牧35岁,第二次登制科时。诗人以“星汉离宫”的盛景起笔,通过“青蛾之问”的戏剧性场景,在二十八字中浓缩唐代举子“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集体焦虑——纵然两度登科,却仍难解功名与婚姻的矛盾。
赏析
- 盛世反讽
(1)“星汉离宫”以天象喻皇权,近王维“九天阊阖开宫殿”,而“满街绮罗”的狂欢下,暗藏举子“五十少进士”的辛酸。
(2)“青蛾问”的细节,将制度性悲剧转化为香艳场景,较朱庆馀“画眉深浅入时无”更显反讽力度。 - 身份困境
(1)“重来只一人”既写诗人两度登科的殊荣,亦揭唐代举子“娶五姓女”的婚姻焦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唐代士族联姻之固)。
(2)结句诘问直指科举制度与门阀婚姻的深层矛盾,近李商隐“嗟余听鼓应官去”。 - 炼字机锋
(1)“被问”二字被动语态,突显诗人身不由己的处境。
(2)“只一人”的“只”字,在自矜中透出孤寂,较孟郊“春风得意马蹄疾”更见复杂心绪。
评价
- 当世评点
李商隐《韩同年新居》“一名我漫居先甲”,显受此诗科举主题启发。 -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较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更见士子悲欢。”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