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繁乱拂阑香,明府辞官酒满缸。
还有玉楼轻薄女,笑他寒燕一双双。
拼音
jīn yīng fán luàn fú lán xiāng,míng fǔ cí guān jiǔ mǎn gāng。
hái yǒu yù lóu qīng bó nǚ,xiào tā hán yàn yī shuāng shuāng。
注释
- 九日:指重阳节(《荆楚岁时记》”九月九日,四民并藉野饮宴”)。
- 金英:菊花(《本草纲目》”菊,一名金英”),重阳节象征。
-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后汉书·张湛传》”明府位尊德重”),此处或指杜牧友人。
译文
重阳佳节,菊花纷乱地拂过栏杆散发幽香,
辞官归隐的县令家中酒缸满溢。
更有那玉楼中的轻浮女子,
竟嘲笑寒风中依偎的燕子——
笑它们成双成对太过痴情!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杜牧43岁,任池州刺史时。诗人借重阳宴饮场景,以”轻薄女笑寒燕”的讽刺性画面,暗刺时人道德沦丧。”辞官酒满”的闲适与”玉楼轻薄”的浮华形成尖锐对比,较白居易”重阳独酌杯中酒”更显批判力度。
赏析
- 意象对立
(1)”金英阑香”的高洁与”玉楼轻薄”的媚俗形成道德反差,近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对比手法。
(2)”寒燕双飞”的自然真情反衬”轻薄女”的矫饰,如杜甫”穿花蛱蝶深深见”。 - 讽刺笔法
(1)”笑”字刺穿浮华表象,较李商隐”不问苍生问鬼神”更显冷峻。
(2)结句以禽鸟反讽人情,近罗隐”何如买取胡孙弄”。 - 节日解构
(1)重阳本应敬老思亲,诗中却写世风日下。
(2)”酒满缸”的狂欢暗含”众人皆醉”的忧思,如杜牧”菊花须插满头归”的反写。
评价
- 当世评点
李商隐《九日》”不学汉臣栽苜蓿”,显受此诗批判意识影响。 -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二十八字中有《诗经·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之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