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横冲蜀浪分,危楼点的拂孤云。
六年仁政讴歌去,柳绕春堤处处闻。
拼音
hàn shuǐ héng chōng shǔ làng fēn,wēi lóu diǎn de fú gū yún。
liù nián rén zhèng ōu gē qù,liǔ rào chūn dī chù chù wén。
注释
- 牛相公:指牛僧孺(《旧唐书·牛僧孺传》”僧孺字思黯,陇西人”),时任武昌军节度使。
- 蜀浪分:汉水在襄阳与长江分流(《水经注》”汉水南至武昌入江”),此处喻政令通达。
- 点的:形容楼阁高耸(《文选·鲁灵光殿赋》”点的星流”),一作”突兀”。
译文
汉水奔腾将蜀地激流分隔,
高耸的楼阁仿佛轻拂孤云。
六年仁政的颂歌传遍四方,
如今春堤杨柳依依,
处处都能听到百姓的赞誉!
背景
本诗作于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正月,杜牧28岁,应牛僧孺之邀赴武昌幕府时。诗人以”汉水分流”喻牛僧孺治理鄂岳的政绩,”柳绕春堤”的意象既写实景,又暗喻惠政深入人心,较刘禹锡”桃红李白皆夸好”更显含蓄雅致。
赏析
- 气象宏大
(1)”汉水横冲”以自然伟力喻施政魄力,近李白”黄河西来决昆仑”。
(2)”危楼拂云”的夸张笔法,暗颂治理者高瞻远瞩,如杜甫”齐鲁青未了”。 - 数字妙用
(1)”六年”具体化政绩时长,增强说服力。
(2)”处处”叠词展现惠政广度,较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显空间张力。 - 视听交融
(1)”讴歌”的听觉与”柳绕”的视觉交织。
(2)结句”闻”字双关,既指听见歌声,亦含”闻名天下”之意。
评价
- 当世评点
白居易《赠江州李使君》”惠爱三年积”,显受此诗颂政写法影响。 - 后世定位
《唐诗别裁》评:”二十八字中有《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安民则惠’之思。”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