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贤寺

杜牧

谢家池上安贤寺,面面松窗对水开。
莫道闭门防俗客,爱閒能有几人来。

拼音

xiè jiā chí shàng ān xián sì,miàn miàn sōng chuāng duì shuǐ kāi。
mò dào bì mén fáng sú kè,ài xián néng yǒu jǐ rén lái。

注释

  1. 安贤寺​​:寺名,具体位置不详,或为杜牧虚构。
  2. ​​谢家池​​:用谢灵运《登池上楼》典故,喻指高雅之地。
  3. ​​松窗​​:松木制成的窗户,象征隐逸生活。

译文

谢家池畔的安贤寺,
松木窗户面朝流水敞开。
莫说闭门是为防备俗客,
真正爱闲之人——又有几个会来?

背景

本诗约作于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杜牧40余岁,任地方刺史时。诗人借”安贤寺”的意象,抒写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闭门防客”之语,既显孤高,亦含对世人不解闲趣的无奈,较白居易”偶得幽闲境”更显孤寂。

赏析

  1. ​​意象经营​​
    (1)”谢家池”用典,暗示寺庙的文化底蕴,近王维”桃源一向绝风尘”。
    (2)”松窗对水”的构图,体现隐逸美学,如常建”曲径通幽处”。
  2. ​​反讽笔法​​
    (1)”莫道”二字表面自辩,实则讽刺世人浮躁,近罗隐”时来天地皆同力”。
    (2)”爱閒几人”的诘问,直指时代精神缺失,较李白”自古圣贤皆寂寞”更显锐利。
  3. ​​结构精巧​​
    (1)前两句绘景,后两句议论,章法似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
    (2)结句”几人来”的开放式结尾,留下思索空间。

评价

  1. ​​当世评点​​
    李商隐《北青萝》”世界微尘里”,显受此诗隐逸主题影响。
  2. ​​后世定位​​
    《唐诗快》评:”二十八字中有《庄子·刻意》’就薮泽,处闲旷’之趣。”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