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拼音
hé chù āi zhēng suí jí guǎn,yīng huā yǒng xiàng chuí yáng àn。
dōng jiā lǎo nǚ jià bù shòu,bái rì dāng tiān sān yuè bàn。
lì yáng gōng zhǔ nián shí sì,qīng míng nuǎn hòu tóng qiáng kàn。
guī lái zhǎn zhuǎn dào wǔ gēng,liáng jiān yàn zi wén cháng tàn。
注释
- 哀筝急管:悲凉的筝声和急促的管乐
- 永巷:深长的巷子
- 嫁不售:嫁不出去
- 溧阳公主:梁简文帝女,此处借指贵族少女
- 同墙看:隔墙观看
译文
不知何处传来悲切的筝声伴着急促的管乐,樱花巷里垂杨轻拂的河岸边。
东邻家的老姑娘至今未嫁,三月中的白昼竟如此漫长。
年方十四的溧阳公主,清明回暖时在墙那边同看春景。
归来后辗转难眠直到五更天,连梁间的燕子都听见她幽幽的叹息。
背景
此诗为李商隐借春日景象抒写人生感慨之作,通过对比贵族少女与平民老女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思考。
赏析
- 诗歌构建了鲜明的对比意象
“老女”与”公主”的境遇反差,突出主题。 - 音乐意象的巧妙运用
“哀筝急管”的描写,奠定全诗情感基调。 - 时间节点的精心选择
“三月半”的描写,暗示青春易逝。 - 细节描写的生动传神
“燕子闻长叹”的细节,含蓄深沉。 - 语言风格的婉约含蓄
全诗用语含蓄,意在言外,体现李诗特色。
评价
- 宋·范晞文评:”‘燕子闻长叹’五字,写尽孤寂”(《对床夜语》)
- 明·胡震亨言:”义山此作,最得比兴之体”(《唐音癸签》)
- 清·纪昀论:”由乐景写哀情,转折无痕”(《玉溪生诗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