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拼音

tā xiāng fù xíng yì,zhù mǎ bié gū fén。
jìn lèi wú gān tǔ,dī kōng yǒu duàn yún。
duì qí péi xiè fù,bǎ jiàn mì xú jūn。
wéi jiàn lín huā luò,yīng tí sòng kè wén。

注释

  1. 房太尉:房琯,曾任太子太尉
  2. 谢傅:东晋谢安,喻房琯
  3. 徐君:春秋时徐国国君,典出季札挂剑
  4. 行役:因公务远行

译文

在他乡又要踏上征程,停下马匹告别这座孤坟。
泪水浸湿了坟前每一寸土地,低垂的天空飘着断裂的云层。
想起曾与您对弈如谢安般雅致,如今只能像季札寻徐君般挂剑祭奠。
只见林中花瓣纷纷飘落,黄莺的啼鸣仿佛在送别行人。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杜甫在阆州(今四川阆中)祭拜故友房琯墓时所作。房琯曾任宰相,后贬官卒于阆州,杜甫专程前往祭奠。

赏析

  1. 生死相隔的悲痛表达
    “无干土”夸张手法写尽哀思,较之”泪湿青衫”更显沉痛,与《哭李尚书》”泪尽血出”的悲痛一脉相承。
  2. 自然意象的情感投射
    “断云”意象既写实景又喻友情中断,较之单纯写景更富深意,与《梦李白》”浮云终日行”的象征手法相通。
  3. 历史典故的贴切运用
    谢安对弈显房琯儒雅,季札挂剑表诗人信义,两个典故从不同侧面展现人物关系,较之单典更立体。
  4. 以景结情的含蓄手法
    “林花落”、”莺啼”的暮春景象,将哀思融入自然,较之直抒胸臆更显余韵,与《江南逢李龟年》的结句异曲同工。
  5. 语言风格的沉郁顿挫
    “复行役”的辗转,”孤坟”的寂寥,形成杜诗特有的沉郁气质,既见汉魏风骨,又具个人特色。

评价

  1. 元好问评:”‘近泪无干土’五字,写尽祭墓哀思”(《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子美此作,得潘岳《悼亡诗》凄怆之致”(《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莺啼送客’,哀音袅袅”(《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