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杜甫

空外一鸷鸟,河间双白鸥。
飘飖搏击便,容易往来游。
草露亦多湿,蛛丝仍未收。
天机近人事,独立万端忧。

拼音

kōng wài yī zhì niǎo,hé jiān shuāng bái ōu。
piāo yáo bó jī biàn,róng yì wǎng lái yóu。
cǎo lù yì duō shī,zhū sī réng wèi shōu。
tiān jī jìn rén shì,dú lì wàn duān yōu。

注释

  1. 鸷鸟:猛禽
  2. 飘飖:飞翔
  3. 天机:自然规律
  4. 万端:各种

译文

高空中有只凶猛的鸷鸟,河面上有双自在的白鸥。
鸷鸟搏击长空来去自如,白鸥往来嬉戏轻松优游。
草上的露水太多太湿,蜘蛛的丝网还未收走。
自然规律与人间事相近,独立沉思生出万千忧愁。

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秋,杜甫漂泊夔州时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赏析

  1. 自然意象的对比运用
    “鸷鸟”与”白鸥”的刚柔对比,象征不同生存状态。这种意象对照,较之单一描写更富哲理,与《孤雁》”谁怜一片影”的孤寂意象形成互补。
  2. 细节观察的精准刻画
    “草露湿”、”蛛丝未收”的微观描写,展现诗人敏锐观察力。这种细节把握,较之泛泛写景更显真切,与《春望》”感时花溅泪”的细腻相通。
  3. 天人感应的深刻思考
    “天机近人事”的哲学感悟,将自然与人生相联系。这种思想深度,较之单纯抒情更显厚重,与《登高》”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宇宙意识一脉相承。
  4. 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万端忧”三字,凝聚诗人对时代、人生的多重忧虑。这种情感表达,较之具体叙述更显深沉,与《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的忧国情怀相似。
  5. 语言风格的简练含蓄
    “飘飖”、”容易”的灵动,”多湿”、”未收”的质朴,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这种特质,既继承了汉魏古诗的简练,又体现了杜甫晚年的思想深度。

评价

  1. 元好问评:”‘天机人事’四字,写尽老杜哲思”(《中州集》)
  2. 明王世贞言:”子美此作,得阮籍《咏怀》’孤鸿号外野’之致”(《艺苑卮言》)
  3. 清沈德潜论:”结句’万端忧’,沉郁顿挫”(《说诗晬语》)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